交通事故傷殘賠償標準2022
(一) 一般 車禍賠償 標準 1、 醫(yī)療費 的 賠償標準 醫(yī)療費是指受害人在遭受人身傷害之后接受醫(yī)學上的檢查、治療與康復訓練所必須支出的費用。 《 人身損害賠償 解釋》第19條規(guī)定:醫(yī)療費根據醫(yī)療機構出具的醫(y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交通事故傷殘賠償標準2022 ,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 證據 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交通事故傷殘賠償標準2022 ,應當承擔相應的 舉證責任 。醫(y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 一審 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fā)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后續(xù)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fā)生后另行起訴。但根據醫(y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fā)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fā)生的醫(yī)療費一并予以賠償。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在醫(yī)藥費等具體損失上采取差額賠償方式,實際支出多少即賠償多少的原則。對后續(xù)治療費采取定型化賠償的標準。后續(xù)治療費是指“對損傷經治療后體征固定而遺留功能障礙確需再次治療的或傷情尚未恢復需二次所需要的費用”。定型化賠償不考慮具體受害人個人財產損失的算術差額,而是損害賠償的社會妥當性和社會公正性出發(fā),為損害確定固定標準的賠償原則。 2、誤工費的賠償標準 誤工費是受害人從遭受傷害到完全治愈這一期間內(即誤工時間),因無法從事正常的工作或者勞動而失去或減少的工作、勞動收人的賠償費用。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20條規(guī)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人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xù)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人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 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人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yè)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 工資 計算?!度松頁p害賠償解釋》對實際支出的費用和誤工損失,按照差額據實賠償的辦法。原《道路 交通事故處理辦法 》中規(guī)定有固定收入的當事人的誤工損失最高不能超出 交通事故 發(fā)生地平均生活費三倍,而無固定收人者則按國營同行業(yè)的平均收入計算。《解釋》對誤工費損失不設最高限額。對于“受害人有固定收人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人計算”,有兩點需要明確: (1)該固定收入須有合法證明; (2)該固定收入必須是受害人實際減少的,如果受害人受到損害后,其供職單位沒有扣發(fā)或者沒有全部扣發(fā)其收人,其誤工費應不賠或者少賠。 3、 護理費 的賠償標準 護理費是指受害人因遭受人身傷害,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他人幫助而付出的費用。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21條規(guī)定: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護理人員有收人的,參照誤工費的規(guī)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y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 20年。受害人定殘后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并結合配制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如果受害人實際護理期限超過了法院確定的護理期限,向法院起訴請求繼續(xù)給付護理費的,若屬確需繼續(xù)護理的,法院應當判令賠償義務人繼續(xù)給付護理費用5一10年。如果受害人實際護理期限短于法院確定的護理期限,而賠償義務人一次性已經支付了全部護理費,多余的護理費應否返還?我們認為,因判決確定的護理期限是法官基于法律的規(guī)定在自由裁量權范圍內作出的,而受害人是基于法院判決而一次性取得護理費的,就多余的護理費,受害人的 繼承人 不負有返還的義務,賠償義務人也不得請求返還。 4、交通費的賠償標準 交通費是指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yī)或者轉院治療所實際發(fā)生的用于交通的費用。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22條規(guī)定: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y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fā)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一般應當參照 侵權行為 地的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的車旅費標準支付交通費。乘坐的交通工具以普通公共汽車為主。特殊情況下,可以乘坐救護車、出租車,但應當由受害人說明使用的合理性。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y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如不符合,就應從賠償額中扣除相應的款項。 5、住院伙食補助費的賠償標準 住院伙食補助費是指受害人在住院治療期間或死亡的受害人在生前住院治療期間補助伙食所需要的費用。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23條規(guī)定: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受害人確有必要到外地治療,因客觀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實際發(fā)生的住宿費和伙食費,其合理部分應予賠償。住院伙食補助費,補助的是“住院”的“受害人”。如果受害人沒有住院,就沒有這項賠償費用。 6、營養(yǎng)費的賠償標準 營養(yǎng)費是指人體遭受損害后發(fā)生代謝改變,通過日常飲食不能滿足受損機體對熱能和各種營養(yǎng)素的要求,必須從其他食品中獲得營養(yǎng)所給付的費用?!度松頁p害賠償解釋》第24條規(guī)定:營養(yǎng)費根據受害人 傷殘 情況參照醫(y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二)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賠償標準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賠償項目除第1項外還包括: 殘疾賠償金 、殘疾輔助器具費、被 扶養(yǎng) 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xù)治療實際發(fā)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xù)治療費。 1、殘疾賠償金的賠償標準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25條規(guī)定,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 喪失勞動能力 程度或者 傷殘等級 ,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人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20年計算。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1)殘疾賠償金性質的確定 殘疾賠償金的性質,是 財產損害賠償 還是 精神損害賠償 ?這在理論和實務上并不是一個十分明確的問題。《人身損害賠償解釋》是以《 國家賠償法 》的規(guī)定為依據,確定殘疾賠償金的性質是指對因殘疾而導致的收人減少或者生活來源喪失給予的財產損害性質的賠償,否定了法釋〔2001」7號《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殘疾賠償金性質的確定。 (2)喪失勞動能力程度的認定標準 根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21條的規(guī)定:職工發(fā)生 工傷 ,經治療傷情相對穩(wěn)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 勞動能力鑒定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處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不能自理部分。 (三)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標準 1、 死亡賠償金 的性質的確定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放棄了法釋[2001]7號《精神損害賠償解釋》對死亡賠償采取“ 撫養(yǎng) 喪失說”進行解釋的立場,而是以“ 繼承 喪失說”解釋我國有關法律規(guī)定中的死亡賠償制度。按照這一新的立場,死亡賠償金的內容是對收人損失的賠償,其性質是財產損害賠償,而不是精神損害賠償。 2、死亡賠償金的具體計算 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純收人標準,按20年計算。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具體計算公式為: (1)死亡賠償金(60周歲以下人員)=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純收人× 20年; (2)死亡賠償金(60周歲以上人員)=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純收入×(20年—增加歲數); (3)死亡賠償金(75周歲以上人員)=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純收人×5年。 發(fā)生交通事故之后,肇事者是需要向受害者進行一定的賠償,首先包括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鑒定費,如果導致受害人致殘則還有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如果是死亡的話 喪葬費 、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等一系列費用,具體的 賠償金 額需要根據受害人的具體情況來判斷。
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明細表2022十級2022年交通事故賠償明細為:
1、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外地就醫(yī)交通費、食宿費;
2、康復治療費、輔助器具費、生活護理費;
3、停工留薪期工資;
4、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5、傷殘津貼;
6、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
7、喪葬補助金、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交通事故傷殘賠償標準2022 的解釋》
第十七條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交通事故傷殘賠償標準2022 ,因就醫(y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yǎng)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xù)治療實際發(fā)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xù)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車禍十級傷殘賠償標準2022解答對于因車禍造成十級傷殘的受害人進行殘疾賠償的標準包括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yǎng)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交通事故傷殘賠償標準2022 ,因誤工減少的收入交通事故傷殘賠償標準2022 ,以及殘疾賠償金等。賠償殘疾賠償金的交通事故傷殘賠償標準2022 ,應當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交通事故傷殘賠償標準2022 ;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yè)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yè)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
7級交通事故傷殘賠償標準2022年是什么?一、7級交通事故 傷殘賠償標準 是什么? 7級交通事故 傷殘 賠償標準為12個月交通事故傷殘賠償標準2022 的本人 工資 ; 工傷 職工距法定 退休年齡 5年以上交通事故傷殘賠償標準2022 的,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全額支付;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交通事故傷殘賠償標準2022 的,每減少1年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遞減20%。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年交通事故傷殘賠償標準2022 的按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全額的10%支付;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 人身損害賠償 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 醫(yī)療費 根據醫(yī)療機構出具的醫(y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 證據 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 舉證責任 。 醫(y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 一審 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fā)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交通事故傷殘賠償標準2022 他后續(xù)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fā)生后另行起訴。但根據醫(y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fā)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fā)生的醫(yī)療費一并予以賠償。 二、具體內容 (一)腦、脊髓及周圍神經損傷致: 1、輕度智力缺損(智商70以下)或精神障礙,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嚴重受限; 2、外傷性癲癇,藥物不能完全控制,大發(fā)作平均每六月一次以上或局限性發(fā)作平均每二月二次以上或小發(fā)作平均每周二次以上或精神運動性發(fā)作平均每二月一次以上; 3、中度失用或中度失認癥; 4、嚴重構音障礙; 5、偏癱或截癱(一肢肌力4級); 6、單癱(肌力4級); 7、半身或偏身型完全性感覺缺失。 (二)頭面部損傷致: 1、一側眼球缺失; 2、雙側眼瞼重度下垂(或嚴重畸形); 3、口腔或顳下頜關節(jié)損傷,重度張口受限; 4、上頜骨、下頜骨缺損,牙齒脫落16枚以上; 5、一耳極度聽覺障礙,另一耳中度聽覺障礙;或一耳重度聽覺障礙,另一耳中等重度聽覺障礙; 6、一側耳廓缺失(或嚴重畸形),另一側耳廓缺失(或畸形)10%以上; 7、外鼻部大部份缺損(或畸形); 8、面部瘢痕形成,面積24平方厘米以上; 9、面部大量細小瘢痕(或色素明顯改變)50%以上; 10、頭皮無毛發(fā)75%以上。 (三)脊柱損傷致頸椎或腰椎畸形愈合,頸部或腰部活動度喪失75%以上。 (四)頸部損傷致頸前三角區(qū)瘢痕形成75%以上。 (五)胸部損傷致: 1、女性雙側乳房缺失(或嚴重畸形); 2、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級。 (六)腹部損傷致雙側腎功能中度障礙。 (七)盆部損傷致: 1、骨盆傾斜,雙下肢長度相差8cm以上; 2、女性骨盆嚴重畸形,產道破壞; 3、一側輸尿管缺失或閉鎖,另一側輸尿管嚴重狹窄。 (八)會陰部損傷致: 1、陰莖體部份缺失(或畸形); 2、陰莖包皮損傷,瘢痕形成,功能障礙。 (九)肢體損傷致: 1、雙手缺失(或喪失功能)50%以上; 2、雙手感覺完全缺失; 3、雙足足弓結構完全破壞; 4、一足跗跖關節(jié)以上缺失; 5、雙下肢長度相差8cm以上; 6、一肢喪失功能75%以上。 (十)皮膚損傷致瘢痕形成達體表面積28%以上 交通事故 極易對人員造成傷亡,且傷亡的類型非常多,主要是因為交通事故過程中,各種突發(fā)情況比較多,每種情況都會造成不同的傷亡。在交通事故傷殘的鑒定標準中,每一級所定的標準都包括很多種傷殘情況,所以需要專業(yè)的鑒定機構對每種情況進進精準的處理來進行合法的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