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jù)當事人的行為對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jù)其行為對事故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如何劃分
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jù)當事人的行為對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jù)其行為對事故發(fā)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他方無責任。
二、交通事故推定責任
交通事故責任推定,是公安機關在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xiàn)場、毀滅證據(jù),以及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致使無法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對當求人應負何種交通事故責任的推定行為。
責任推定的前提不是基于當事人在事故發(fā)生前的違法行為,而是基于滿足《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guī)定的當事人在事故發(fā)生后的行為與條件,即逃逸行為,故意破壞現(xiàn)場,偽造現(xiàn)場、毀滅證據(jù)行為,以及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行為。但是并不是凡當事人具備上述行為即對其交通事故責任進行推定。
如果當事人雖有以上行為,交通事故責任仍能夠認定的還應當予以認定,只有具備因上述行為致使公安機關無法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才適用交通事故責任推定。
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xiàn)場、毀滅證據(jù),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推定其負全部責任。當事人一方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推定其負全部責任。當事人各方有條件報案而均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推定負同等責任。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應推定機動車方負主要責任,非機動車、行人方負次要責任。
三、交通事故的模糊責任
無論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還是交通事故責任推定,公安機關對當事人所負事故責任都是加以具體確認的。但是,在交通事故處理實踐中,還存在著一種當事人的部分違法行為有確實充分的證據(jù)加以證明,部分違法行為由于證據(jù)不足無法確認的情況。在當事人部分違法行為由于證據(jù)不足無法確認的情況下,不能簡單地否認該違法行為存在。因為該違法行為的存在可能會使當事各方承擔的事故責任發(fā)生變化,這樣否認該違法行為的存在就會產(chǎn)生糾紛。于是在上述情況下,就應當不具體認定當事各方應負的交通事故責任,而對當事各方承擔的交通事故責任加以“模糊”認定。
法律依據(j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
第六十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jù)當事人的行為對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jù)其行為對事故發(fā)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第六十一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擔全部責任:
(一)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壞、偽造現(xiàn)場、毀滅證據(jù)的。
為逃避法律責任追究,當事人棄車逃逸以及潛逃藏匿的,如有證據(jù)證明其他當事人也有過錯,可以適當減輕責任,但同時有證據(jù)證明逃逸當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項情形的,不予減輕。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一)行為責任原則。如果當事人對某一起交通事故負有責任,則必定因其由行為引起,沒有實施行為的當事人不負事故責任。
(二)因果關系原則。根據(jù)《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必須認定哪些行為在事故中起作用及作用的大小。關于那些行為在事故中起作用,與事故有直接因果關系的行為才起作用。
(三)路權原則。路權原則即各行其道原則.《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車輛、行人應當按照交通信號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現(xiàn)場指揮時,應當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揮通行;在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應當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
法律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對損害的發(fā)生有過錯,并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條的規(guī)定確定其相應的賠償責任:
(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機動車存在缺陷,且該缺陷是交通事故發(fā)生原因之一的;
(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
(三)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因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駕駛機動車的;
(四)其它應當認定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
第二條 被多次轉讓但是未辦理登記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最后一次轉讓并交付的受讓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條 套牌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套牌機動車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被套牌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同意套牌的,應當與套牌機動車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四條 拼裝車、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或者依法禁止行駛的其他機動車被多次轉讓,并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由所有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五條 接受機動車駕駛培訓的人員,在培訓活動中駕駛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駕駛培訓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六條 機動車試乘過程中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試乘人損害,當事人請求提供試乘服務者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試乘人有過錯的,應當減輕提供試乘服務者的賠償責任。
第七條 因道路管理維護缺陷導致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道路管理者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道路管理者能夠證明已經(jīng)依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或者按照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的要求盡到安全防護、警示等管理維護義務的除外。
依法不得進入高速公路的車輛、行人,進入高速公路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自身損害,當事人請求高速公路管理者承擔賠償責任的,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三條的規(guī)定。
第八條 未按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或者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的強制性規(guī)定設計、施工,致使道路存在缺陷并造成交通事故,當事人請求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九條 機動車存在產(chǎn)品缺陷導致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生產(chǎn)者或者銷售者依照民法典第七編第四章的規(guī)定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條 多輛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損害,當事人請求多個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區(qū)分不同情況,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條、第一千一百七十一條、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條的規(guī)定,確定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或者按份責任。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如何劃分 @2019
機動車之間交通事故責任如何劃分解答機動車之間交通事故責任這樣劃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1、因一方當事人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承擔全部責任;2、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根據(jù)其行為對事故發(fā)生的作用,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3、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法律依據(jù)《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第六十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jù)當事人的行為對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jù)其行為對事故發(fā)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法律分析】:交通事故責任分為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一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違章行為的一方應當負全部責任,其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他方不負交通事故責任。
【法律依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予以賠償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guī)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jù)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jīng)]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yè)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機動車出現(xiàn)交通事故事故責任該如何劃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 駕駛人、行人之間 發(fā)生交通事故 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 但是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有證據(jù)證明非 機動車駕駛人 、行人違反 道路交通安全 法律、法規(guī)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且機動車駕駛人已經(jīng)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 從目前各國規(guī)定的發(fā)展趨勢看,有些國家已從過去采用的過錯原則、 無過錯原則 ,發(fā)展到 嚴格責任原則 ,即對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及行人發(fā)生交通事故,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 但是,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且機動車駕駛人已經(jīng)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可以減輕責任,以體現(xiàn)對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