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能力傷殘鑒定流程
1、傷殘鑒定的程序的第一步是要有由辦案單位出具的委托傷情鑒定的委托信或委托書;
2、傷殘鑒定的程序的第二步是需要被鑒定者到受委托的鑒定單位進行傷殘等級的鑒定;
3、傷殘鑒定的程序的第三步是在一個法律規(guī)定的時間內勞動能力傷殘鑒定流程 ,鑒定單位需要作出鑒定的結果,制作鑒定書,然后由被鑒定人或者是辦案單位將相應的鑒定書取走。
法律分析勞動能力傷殘鑒定流程 :1、傷殘鑒定的程序的第一步是要有由辦案單位出具的委托傷情鑒定的委托信或委托書;
2、傷殘鑒定的程序的第二步是需要被鑒定者到受委托的鑒定單位進行傷殘等級的鑒定;
3、傷殘鑒定的程序的第三步是在一個法律規(guī)定的時間內,鑒定單位需要作出鑒定的結果,制作鑒定書,然后由被鑒定人或者是辦案單位將相應的鑒定書取走。
申請鑒定的時候,還應當需要注意的事情是被評定人需要帶上有加蓋辦案單位的公章和辦案人簽字的傷殘評定申請書、醫(yī)院的診斷證明(縣級以上)、身體檢查的結果、診斷報告書(損傷初期以及治療結束后)等材料,到受委托的鑒定單位進行傷殘鑒定。
被評定人還需要從自己所在的治療醫(yī)院借閱關于相關手術的病歷和相關檢查的記錄。當受委托的鑒定單位對被撫養(yǎng)人的勞動能力進行評定的時侯,被評定人需要帶身份證還有相關的戶籍證明和有關政府部門的說明。
受委托的鑒定單位進行傷殘程序的鑒定的時候需要以事故直接導致的損傷或確定的并發(fā)癥治療的結束為準則,如果治療沒有結束的話,如果在因為雙方調解的需要提供賠償依據(jù)的情況下,被評定人需要在申請書中說明這些相關的情況
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被評定者需要親自接受相關的檢查并向受委托的鑒定單位繳納規(guī)定的評定相關的費用。
如果當事人是因為交通事故而導致傷殘的,在醫(yī)院的治療結束后,將由有資格的傷殘鑒定機構對當事人的傷殘等級進行鑒定,并向省人民政府交通管理部門備案。對于鑒定、評估機構的選擇,一般是由交通管理部門給當事人介紹,最終由當事人自行選擇由哪一個鑒定機構對其傷殘等級進行鑒定、評級,選擇完畢后即可前往,按照上述程序進行。
法律依據(jù)勞動能力傷殘鑒定流程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y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yè)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yè)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勞動工傷鑒定流程勞動工傷鑒定流程如下:
1、職工發(fā)生工傷后勞動能力傷殘鑒定流程 ,經治療病情相對穩(wěn)定后勞動能力傷殘鑒定流程 ,由職工或者用人單位向設區(qū)勞動能力傷殘鑒定流程 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一般需要提交《工傷決定認定書》、有效的診斷證明等材料;
2、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在收到申請后會進行材料審核勞動能力傷殘鑒定流程 ,對于材料不完整的會在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需要補正的材料;
3、材料收齊后,勞動鑒定能力委員會一般會選取3名或者5名專家組成專家組進行鑒定。之后專家組會根據(jù)工傷職工傷情及醫(yī)療診斷情況提出鑒定意見,并作《勞動能力嘉定、確認結論通知書》。鑒定委員會一般在作出鑒定結論之日起20日內將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及時送達工傷職工及其用人單位。如果對于鑒定結論不服,還可以申請再次鑒定。
《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第七條
職工發(fā)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wěn)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滿(含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延長期限),工傷職工或者其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向設區(qū)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勞動能力鑒定申請。
工傷傷殘鑒定程序有哪些步驟工傷鑒定流程有三個步驟,分別是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和工傷職工應享有勞動能力傷殘鑒定流程 的待遇及救濟途徑。工傷認定申請既可由用人單位提出,也可由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出。申請人不同,申請的先后順序也不同。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三十日內提出,遇有特殊情況,經勞動保障部門同意,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上述規(guī)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才可以提出。但是提出時間從事故發(fā)生之日或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不得超過一年。
法律依據(jù):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yè)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fā)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勞動能力傷殘鑒定流程 ;
7.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的規(guī)定。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fā)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zhàn)、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fā)的。
第十七條 由單位在事發(fā)后30天內,受傷者或家屬在事發(fā)后1年內用人單位所在地統(tǒng)籌地區(q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并在傷情相對穩(wěn)定時,申請做勞動能力鑒定(即傷殘鑒定),然后根據(jù)認定和鑒定結果,享受相應的工傷待遇。 因工負傷待遇發(fā)生的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勞動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前置條件,即未經勞動仲裁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是不會受理的。
勞動仲裁的時效為發(fā)生爭議后的60天內,受傷者可以在事發(fā)后的60天內,向單位住所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請求裁決單位為其做工傷認定及傷殘鑒定;也可以在拿到勞動保障局的工傷認定書后的60天內,向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請,請求裁決按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結果,享受相應的工傷待遇。
工傷勞動能力鑒定程序第一勞動能力傷殘鑒定流程 ,職工發(fā)生工傷后勞動能力傷殘鑒定流程 ,經治療病情相對穩(wěn)定后,由職工或者用人單位向設區(qū)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一般需要提交《工傷決定認定書》、有效的診斷證明等材料。第二,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在收到申請后會進行材料審核,對于材料不完整的會在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需要補正的材料。第三,材料收齊后,勞動鑒定能力委員會一般會選取3名或者5名專家組成專家組進行鑒定。之后專家組會根據(jù)工傷職工傷情及醫(yī)療診斷情況提出鑒定意見,并作《勞動能力嘉定、確認結論通知書》。鑒定委員會一般在作出鑒定結論之日起20日內將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及時送達工傷職工及其用人單位。在此提醒大家,如果大家對于鑒定結論不服,還可以申請再次鑒定。法律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 第四條 以下四種情形可認定為工傷:(一)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受到傷害,用人單位或者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沒有證據(jù)證明是非工作原因導致的(二)職工參加用人單位組織或者受用人單位指派參加其他單位組織的活動受到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內,職工來往于多個與其工作職責相關的工作場所之間的合理區(qū)域因工受到傷害的(四)其他與履行工作職責相關,在工作時間及合理區(qū)域內受到傷害的。
傷殘鑒定流程及材料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勞動能力傷殘鑒定流程 ,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傷殘鑒定流程及材料勞動能力傷殘鑒定流程 :一、做傷殘鑒定的流程:1、申請;2、支付鑒定費;3、得到通知,并按指定的時間地點到指定醫(yī)療鑒定機構進行鑒定;4、在20個工作日得到鑒定結論。二、需要的材料:所有傷殘治療的資料:病歷、出院小結(對于有住院治療者而言)、最近的影像、血液物理檢查的圖片和報告。
法律依據(jù)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條 根據(jù)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醫(yī)療事故分為四級:一級醫(y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二級醫(yī)療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三級醫(yī)療事故: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四級醫(yī)療事故: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具體分級標準由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制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第五十四條 鑒定機構應當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完成檢驗、鑒定,并出具書面檢驗報告、鑒定意見,由鑒定人簽名,鑒定意見還應當加蓋機構印章。檢驗報告、鑒定意見應當載明以下事項:(一)委托人;(二)委托日期和事項;(三)提交的相關材料;(四)檢驗、鑒定的時間;(五)依據(jù)和結論性意見,通過分析得出結論性意見的,應當有分析證明過程。檢驗報告、鑒定意見應當附有鑒定機構、鑒定人的資質證明或者其他證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