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工傷賠償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的法定程序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 1、工傷認定:從單位或個人申請之日起算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 2、勞動能力鑒定:經過治療傷情穩(wěn)定后才能做鑒定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一般要在3-6個月左右,自申請鑒定之日起60日內作出鑒定結論。 3、工傷賠償:勞動部門審核要一個月左右。 這樣算起來,從單位或個人申請之日起算,一年左右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的時間可以拿到工傷賠償。但是,如果在哪個程序上發(fā)生爭議,就難說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了。發(fā)生爭議就可能要走仲裁和訴訟程序,經過勞動仲裁、一審、二審。一個工傷案子耗時幾年的都有。正常的工傷賠償三個程序都不需要花錢(涉及訴訟會有10元的案件受理費)。需要仲裁,或者走訴訟程序,自己難以處理要請律師,要付律師費,但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國家賠償法》 第二十三條 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是否賠償?shù)臎Q定。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決定,應當充分聽取賠償請求人的意見,并可以與賠償請求人就賠償方式、賠償項目和賠償數(shù)額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規(guī)定進行協(xié)商。賠償義務機關決定賠償?shù)?,應當制作賠償決定書,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送達賠償請求人。賠償義務機關決定不予賠償?shù)?,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書面通知賠償請求人,并說明不予賠償?shù)睦碛伞?第二十四條 賠償義務機關在規(guī)定期限內未作出是否賠償?shù)臎Q定,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賠償義務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賠償請求人對賠償?shù)姆绞?、項目、?shù)額有異議的,或者賠償義務機關作出不予賠償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或者不予賠償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賠償義務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賠償義務機關是人民法院的,賠償請求人可以依照本條規(guī)定向其上一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第二十五條 復議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賠償請求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第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處理賠償請求,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提供證據(jù)。被羈押人在羈押期間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賠償義務機關的行為與被羈押人的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是否存在因果關系,賠償義務機關應當提供證據(jù)。 第二十七條 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處理賠償請求,采取書面審查的辦法。必要時,可以向有關單位和人員調查情況、收集證據(jù)。賠償請求人與賠償義務機關對損害事實及因果關系有爭議的,賠償委員會可以聽取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的陳述和申辯,并可以進行質證。 第二十八條 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應當自收到賠償申請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決定屬于疑難、復雜、重大案件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五條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六條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七條
工傷保險賠償流程怎么走工傷保險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的理賠流程如下所示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
1、事故傷害經當?shù)厣绫2块T認定為工傷以及經當?shù)貏趧幽芰ξ瘑T會出具的鑒定結論;
2、持工傷證明材料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工傷保險待遇;
3、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工傷保險申請人的申請;
4、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法律規(guī)定向工傷保險申請人發(fā)放工傷保險賠償金。
工傷賠償流程詳細清單法律分析:工傷認定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從單位或個人申請之日起算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經過治療傷情穩(wěn)定后才能做鑒定,一般要在3到6個月左右,自申請鑒定之日起60日內作出鑒定結論。工傷賠償,勞動部門審核要一個月左右。這樣算起來,從單位或個人申請之日起算,一年左右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的時間可以拿到工傷賠償。但是,如果在哪個程序上發(fā)生爭議,就難說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了。發(fā)生爭議就可能要走仲裁和訴訟程序,經過勞動仲裁,一審,二審。一個工傷案子耗時幾年的都有。正常的工傷賠償三個程序都不需要花錢,涉及訴訟會有10元的案件受理費。需要仲裁,或者走訴訟程序,自己難以處理要請律師,要付律師費,也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fā)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yè)病防治法規(guī)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tǒng)籌地區(q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guī)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tǒng)籌地區(q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工傷賠償?shù)奶幚聿襟E工傷賠償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的處理步驟
工傷賠償?shù)奶幚聿襟E,工傷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我們始料不及的,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大家都有接觸過法律方面的問題,法律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也是起到了對我們個人的權益保障,以下工傷賠償?shù)奶幚聿襟E。
工傷賠償?shù)奶幚聿襟E1
工傷保險賠償流程有哪些步驟
1、首先用人單位應該在一個月內向勞動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2、如果單位不申請的話,自己寫份工傷認定申請,向當?shù)貏趧泳稚暾埞J定。提交的資料包括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工傷認定申請表;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y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yè)病診斷證明書。
3、勞動局做出工傷認定決定
4、傷者去有資質的醫(yī)院做傷殘鑒定(骨折的話最低也是10級傷殘)
4、把醫(yī)院的傷殘鑒定交給勞動局和用人單位(最好自己復印一份保存),勞動局會發(fā)“工傷認定通知書”給用人單位。
5、單位開始賠償,主要包括傷殘補助金、醫(yī)療費。
6、每月20日-30日辦理工傷保險手續(xù)。
要想獲得工傷賠,必須先進行工傷認定?!豆kU條例》第20條規(guī)定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yī)療待遇。
受到的傷害被鑒定為工傷后,職工積極主張工傷賠償,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工傷賠償?shù)奶幚聿襟E2
工傷賠償程序是:
1、職工所在單位向當?shù)貏趧有姓块T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2、工傷認定部門依據(jù)證明材料對職工進行的評定傷殘等級;
3、確定等級后,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賠償項目以及數(shù)額;
4、協(xié)商不成的,可以申請仲裁。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
職工發(fā)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yè)病防治法規(guī)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tǒng)籌地區(qū)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一)工傷認定申請流程
1、(照片3張 身份證復印件2張 出院證原件 住院病歷復印件1份)
2、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工傷認定決定送達工傷認定申請人以及受傷害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和用人單位,并抄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3、下達《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結論,作出認定決定的時間、不服認定決定60日內申請行政復議的部門和期限
(二)勞動能力鑒定流程
1、(《工傷認定決定書》、照片2張、 身份證復印件1張、病歷卡)
2、職工發(fā)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wěn)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3、設區(qū)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
4、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
5、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qū)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三)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中的規(guī)定進行補償。
工傷賠償標準建立在工傷鑒定的受傷程度,律圖我在上文中為您歸納了工傷賠償程序八個步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關于工傷賠償?shù)膯栴}如:工傷賠償標準、如何認定工傷,請到律圖咨詢,我們的律師會根據(jù)您的具體情況對您做最專業(yè)的法律解析。
工傷賠償?shù)奶幚聿襟E3
工傷評殘標準1-10級明細表
根據(jù)《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第五條規(guī)定,1-10級傷殘標準如下:
1、一級傷殘
傷殘的鑒定標準包括:面部重度毀容,同時伴有表b2中二級傷殘之一者;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體表面積≥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關節(jié)活動功能基本喪失;雙肘關節(jié)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喪失;雙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等。
2、二級傷殘
二級傷殘鑒定標準包括: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fā)癥,存在特殊醫(yī)療依賴,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等。
3、三級傷殘
三級傷殘鑒定標準包括: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fā)癥,存在特殊醫(yī)療依賴,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等。
4、四級傷殘
三級傷殘鑒定標準包括:一手全肌癱肌力≤2級;腦脊液漏伴有顱底骨缺損不能修復或反復手術失??;面部中度毀容;全身瘢痕面積≥60%,四肢大關節(jié)中1個關節(jié)活動功能受限;面部瘢痕或植皮≥1/2并有輕度毀容;雙拇指完全缺失或無功能等。
5、五級傷殘
五級傷殘鑒定標準包括:不完全性失用、失寫、失讀、失認等具有多項者;全身瘢痕占體表面積≥50%,并有關節(jié)活動功能受限;面部瘢痕或植皮≥1/3并有毀容標準之一項;脊柱骨折后遺30°以上側彎或后凸畸形,伴嚴重根性神經痛(以電生理檢查為依據(jù))等。
6、六級傷殘
六級傷殘鑒定標準包括:撕脫傷后頭皮缺失1/5以上;脊柱骨折后遺小于30°畸形伴根性神經病(神經電生理檢查不正常);單純一拇指完全缺失,或連同另一手非拇指二指缺失;一拇指功能完全喪失,另一手除拇指外有二指功能完全喪失等。
7、七級傷殘
七級傷殘鑒定標準包括:燒傷后顱骨全層缺損≥30cm2,或在硬腦膜上植皮面積≥10cm2;頸部瘢痕攣縮,影響頸部活動;全身瘢痕面積≥30%;面部瘢痕、異物或植皮伴色素改變占面部的10%以上等。
8、八級傷殘
八級傷殘鑒定標準包括:雙足部分肌癱肌力4級;單足部分肌癱肌力≤3級;腦葉切除術后無功能障礙;符合重度毀容標準之一項者;面部燒傷植皮≥1/5;面部輕度異物沉著或色素脫失;雙側耳廓部分或一側耳廓大部分缺損等。
9、九級傷殘
九級傷殘鑒定標準包括:頸部外傷致頸總、頸內動脈狹窄,支架置入或血管搭橋手術后無功能障礙;符合中度毀容標準之二項或輕度毀容者;發(fā)際邊緣瘢痕性禿發(fā)或其他部位禿發(fā),需戴假發(fā)者等。
10、十級傷殘
十級傷殘鑒定標準包括:器官部分缺損,形態(tài)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y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等。
工傷處理流程圖工傷處理流程:
1、發(fā)生工傷后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需先去社保局確認單位是否為自己購買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了工傷保險。
若單位已買工傷保險,可要求單位在一個月內申報工傷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若沒有,則需盡快搜集勞動關系證據(jù),一年之內申報工傷。
不管單位有沒有買工傷保險,員工都可以申報工傷,這是以后索賠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的前提條件。必須注意要在一年之內申報。
2、待社保局認定為工傷,且醫(yī)療期滿后可向社保局提出勞動能力鑒定申請。
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需是社保局指定的鑒定機構,不同于一般的司法鑒定機構,共分十級,最高級別為1級,最低為10級。
3、不同的傷情,醫(yī)療期也不同。
醫(yī)療期內,員工無需上班,單位若有此要求的,員工亦可拒絕。醫(yī)療期內,單位需按照員工受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待遇發(fā)放工資,很多單位提出只發(fā)底薪或按最低工資標準發(fā)放工資都是不合法的。
醫(yī)療期內,員工需住院治療的,最好住院治療。因為,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陪護人員的誤工費都可以要求支付。若未住院,這兩項都比較難以爭取。
4、勞動能力鑒定后,若對結果有異議的,可在收到結果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
未評上傷殘等級,只能要求停工留薪(即醫(yī)療期內)的工資、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誤工費及醫(yī)療費。
若評上傷殘等級,可去社保局辦理理賠手續(xù)。
5、理賠事項
在解除勞動關系之前,社保局只賠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若單位未買工傷保險的,由單位賠付。
解除勞動關系后,由單位支付一次性就業(yè)補助金,社保局支付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未買工傷保險的,均由單位承擔。
擴展資料
《工傷認定辦法》規(guī)定:
第四條 職工發(fā)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yè)病防治法規(guī)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tǒng)籌地區(qū)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按照前款規(guī)定應當向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根據(jù)屬地原則應當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qū)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
第五條 用人單位未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照本辦法第四條規(guī)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第六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勞動、聘用合同文本復印件或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人事關系的其他證明材料;
(二)醫(y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yè)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yè)病診斷鑒定書)。
第七條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符合要求,屬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管轄范圍且在受理時限內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八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收到工傷認定申請后,應當在15日內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材料不完整的,應當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收到申請人提交的全部補正材料后,應當在15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決定受理的,應當出具《工傷認定申請受理決定書》;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出具《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
第九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可以根據(jù)需要對申請人提供的證據(jù)進行調查核實。
第十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核實,應當由兩名以上工作人員共同進行,并出示執(zhí)行公務的證件。
第十一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在工傷認定中,可以進行以下調查核實工作:
(一)根據(jù)工作需要,進入有關單位和事故現(xiàn)場;
(二)依法查閱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詢問有關人員并作出調查筆錄;
(三)記錄、錄音、錄像和復制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調查核實工作的證據(jù)收集參照行政訴訟證據(jù)收集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十二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協(xié)助。用人單位、工會組織、醫(y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負責安排相關人員配合工作,據(jù)實提供情況和證明材料。
第十三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在進行工傷認定時,對申請人提供的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的職業(yè)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yè)病診斷鑒定書,不再進行調查核實。職業(yè)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yè)病診斷鑒定書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要求和格式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可以要求出具證據(jù)部門重新提供。
第十四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可以根據(jù)工作需要,委托其他統(tǒng)籌地區(qū)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相關部門進行調查核實。
工傷的定義
一般情況下,在工作時間、工作崗位因工作原因受傷的,屬于工傷。
比較特殊的情形有:
工作崗位突發(fā)疾病48小時之內死亡的;
上下班途中發(fā)生交通事故,本人不負主要責任或全責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_工傷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_工傷認定辦法
工傷保險賠償流程受傷員工可以要求單位向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或從受傷之日起一年內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受傷員工本人去申請也行。向設區(qū)的市場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評定傷殘等級。要攜帶相關的申請表和證明材料進行索賠。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法律依據(jù)】
《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工傷賠償法律流程圖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