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航公費生航校停飛賠償
34歲機長向國航提出辭職國航公費生航校停飛賠償 ,竟然被索賠1066萬,這肯定是不合理國航公費生航校停飛賠償 的,并且也是不合法的,因此法院已經對這件事做出了判決。
一、國航訴稱賠償1066萬合情合理
2006年,林先生由國航出資予以培訓,進入飛行學院學習,畢業(yè)后,林先生至國航處從事飛行員工作。2008年9月25日,雙方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林先生在國航經歷了初始培訓、各種機型的改裝培訓和后續(xù)培養(yǎng)、復訓等過程成為機長。
2020年10月29日,34歲的林先生以個人原因為由提出離職申請,2020年12月2日,雙方勞動關系解除。然而,國航一紙訴狀將其告上法庭,索賠1066萬元。
國航訴稱,根據培養(yǎng)規(guī)律,飛行員一般要先在航校進行本科學習,到航空公司后先要接受2個月以上崗前訓練和改裝,合格后再進行至少半年以上的第二副駕駛訓練,之后進行第二駕駛考核。隨后,還有第一副駕駛、正駕駛培訓和考核等多重關卡,然后才能考機長。實際培養(yǎng)一名飛行員,周期大都在十年以上。
此外,飛行員每年還要參加特殊情況、特殊天氣等方面的訓練,每年復訓以及氣象、地理、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如飛行員改飛其他機型的,還需要進行改裝培訓。這一長期的系統(tǒng)培訓過程決定了飛行人員的培訓費用高得驚人。航空公司培養(yǎng)一名機長,最少需要花費600萬至800萬元。
根據相關法律和政策規(guī)定,飛行員的培訓費用發(fā)生是必然的,飛行員離開航空公司,航空公司的損失也是必然發(fā)生的。林某某須向國航支付培訓違約金533萬元、培訓費533萬元,合計賠償1066萬元。
二、法院認為賠償1066萬不合理,更不合法
林先生辯稱,與國航并未就所謂培訓簽訂專業(yè)技術培訓合同,更沒有對相應的服務期限進行約定,勞動合同的期限不等于培訓合同的服務期。
另外,國航未提供任何專項培訓發(fā)票、轉賬憑證等支付憑證,無法證明國航為其主張的對林某某進行的培訓做出過任何費用上的支付。
第三,根據相關規(guī)定,國航對飛行員培訓不但是法定義務,也是正常開展業(yè)務的必然要求,要求勞動者返還培訓費,毫無法律依據。后經一審法院認定,林某某應支付國航公司培訓費210萬元。雙方均不服一審法院判決,上訴至北京市三中院。
二審法院審理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林某某是否應當支付國航培訓費,如果應當支付,培訓費用應當如何確定。
林某某于2008年9月25日入職國航公司,擔任飛行崗位,在進入國航工作期間,國航必然對其進行過持續(xù)不斷的培訓并支付了相應培訓費用。林某某亦認可國航提交的飛行記錄簿,該飛行記錄簿顯示,林某某參加了國航為其安排的培訓活動,故林某某提出與國航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應當支付國航相應的培訓費。
由于國航未能提交充足的實際支出培訓費的原始憑證,因此法院對國航所主張的培訓費支出數額無法準確核實并作進一步確認,結合本案事實并參考中國民用航空局相關規(guī)定,一審法院酌情認定林某某應支付國航公司培訓費210萬元并無不當。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國航一機長辭職被索賠1066萬元,他是因何事被索賠的?國航國航公費生航校停飛賠償 的一位機長在辭職的時候被公司索賠1066萬元國航公費生航校停飛賠償 ,他是因為想要辭職被公司索賠國航公費生航校停飛賠償 ,因為公司培養(yǎng)一個機長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費上千萬元錢。這位男子已經在這個公司上班了12年,他因為個人原因想要辭職。卻被公司一紙訴狀給告上了法庭,要求他賠償1066萬元錢。經過法院一審再審,最終判決這位男子賠償國航公司培訓費210萬元錢。
由于這位男子是由國航出資培訓的,進入到飛行學院之后繼續(xù)學習,他在畢業(yè)之后就在國航從事飛行員工作。雙方也簽訂了正規(guī)的勞動合同,他的工作無固定期限。這位男子經歷了初始的培訓,以及進行改裝培訓和后續(xù)的培養(yǎng)以及復訓等等,過程他順利的成為了一位機長。在他32歲的時候,他卻因為個人的原因想要辭職。
隨后公司和他的勞動關系解除,但是國航卻將他告上了法庭,向他發(fā)起高額索賠。國航稱,公司培養(yǎng)一個飛行員需要很大的資金。飛行員先在航校學習,然后進行上崗訓練。合格之后至少半年之后才會升為第2副駕,通過了副駕考核之后還有第1副駕。一個飛行員要經過很多次駕駛培訓以及考核,才能成為機長。
飛行員需要進行很多訓練,還需要改飛其他的機型,需要進行改裝培訓。培養(yǎng)一個機長,費用是很高的,最少需要600萬至800萬。公司將飛行員培養(yǎng)成級長之后,他卻選擇離開,那么就會給公司造成很大的損失,公司對這位男子提出索賠要求也完全合理。由于公司沒有辦法提供任何培訓的發(fā)票或者是轉賬憑證,所以在理賠費用上有所減少,最終法院判決這位男子賠償國航公司的培訓費用210萬元錢。
準備自費學飛,然后進通航,大家有什么建議嗎可以規(guī)避的風險和必須面對的現實國航公費生航校停飛賠償 :與公費學飛相比國航公費生航校停飛賠償 ,自費學飛有哪些優(yōu)劣勢?
憑心而論,飛行員是一份高門檻、高付出、相對高收入的職業(yè)。
目前,國內的航線運輸飛行員培訓以大中型航空公司公費招飛為主,多數飛行學員出自普通家庭,在公司愿意承擔培訓成本的情況下,學員和國航公費生航校停飛賠償 他們的家庭都比較樂于接受這種模式。
國航公費生航校停飛賠償 他們學成之后進入航線運輸公司,從學員-副駕駛-機長,隨著飛行小時數增長和職位晉升,收入逐年增加…這時,公費飛行員會發(fā)現一個現象:
不同航司間飛行員的收入水平存在差異
盡管并非所有的公費飛行員都會因為薪酬差異而辭職。但是,假如某個飛行員的家庭陷入非常需要用錢的狀況(醫(yī)療、教育、購房等)時,公費飛行員想從較低收入的航司轉入相對高薪的公司,會面臨較大的阻力。
對此,航空公司也有自己的理由:
公費生在飛行初始培訓期間,培訓費用全部由公司承擔,航司習慣將公費飛行員視作“人力資產”而不是“人力資源”。他們在辭職時,航司會向飛行員提出遠高于培訓成本的“賠償金”。
以國內航校為例,私照、商照、儀表等級共231小時,大約70萬左右,外加高性能飛機20小時,20萬左右。
自費飛行員在學飛期間,需要自行承擔培訓費用。一般學成后,會到新開的民營航空公司就職,這類航司緊缺飛行員所以薪資水平較高。就業(yè)合同期滿之后,可以自由選擇續(xù)簽或者換新東家。
自費飛行員不需要擔心“被停飛”。但是,學員們也應該將“盡快完成學業(yè)回國”設立為自己海外學飛期間的首要目標,此處有三個“出國前小建議”:
1.擴充英語單詞、練好口語
至少達到能基本交流的水平。
2.學會基本的生存技能
3.確保在行為層面能夠遵從CRM理念
在飛行中遵循CRM(駕駛艙資源管理),國航公費生航校停飛賠償 你會是個好飛行(學)員;在其他地方運用CRM你將是個受歡迎的人。
國航一機長辭職被索賠1066萬元,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位男子在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工作國航公費生航校停飛賠償 了12年國航公費生航校停飛賠償 ,在2020年10月份的時候提出了辭職申請。國航將這位男子告上了法庭國航公費生航校停飛賠償 ,并且向這位男子索賠1,066萬元國航公費生航校停飛賠償 ,在2022年7月14日的時候,北京市對這起案件進行了終審判決,認為這位男子需要賠償國航210萬元。專業(yè)人士對此作出了解釋,飛行員是從事專業(yè)技能方面的人員,在解除勞務合同的時候,可能會有支付違約金的風險。
國航公司對此的表示,培養(yǎng)一個機長最起碼要花費600萬至800萬元。這位男子在2006年的時候進入了公司培訓,同時進入了飛行學院學習,男子一畢業(yè)之后,就進入了國航公司進行的工作。男子與國航公司簽訂了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并且經過了各項培訓,這一切都是由公司出資的。男子在國航公司的培養(yǎng)下成為了一名機長,但這位男子因為個人原因,提出了離職申請。
培養(yǎng)一名飛行員的周期是比較長的,根據相關規(guī)定首先需要在航校進行學習,同時需要接受兩個月的上崗培訓和改裝,在合格之后,還需要經過重重關卡,才能夠當上機長。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飛行員,培養(yǎng)的周期大多在10年以上,同時飛行員每年還需要參加一些特殊訓練,比如參與管理、氣象、地理等方面的培訓,一系列的系統(tǒng)培訓所帶來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飛行員的離開,必定會讓航空公司承受非常大的損失,因此航空公司可以向飛行員索要賠償。這位男子表示國航公司并沒有提供轉賬憑證以及專項培訓發(fā)票,因此國航公司并不能夠證明為男子的培訓付出了非常大的錢財。男子認為航空公司培訓飛行員是法定義務,同時也是業(yè)務開展的必然要求,想要索要賠償,這是毫無根據的,雙方對判決都不滿意,提出上訴,但被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