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損害與死亡賠償金
一、人身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公式: 1、 醫(yī)療費 醫(yī)療費以縣級以上醫(yī)院收費憑證為準 計算公式為:醫(yī)療費 賠償金 額 = 診療費 + 醫(yī)藥費+住院費+其他 2、死亡賠償金: 4506.7元/年×20年=90134元 死亡賠償金死亡損害與死亡賠償金 的計算公式:死亡賠償金=事故責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 20年 3、被 扶養(yǎng) 人生活費 (1)其 子女撫養(yǎng)費 :4146.2元/年×(18歲一實際年齡)/2(兩個 撫養(yǎng) 人) (2)其母親 撫養(yǎng)費 :4146.2元/年×[20年一(實際年齡一60周歲)]/3(三個子女) (3)其父親有固定 退休工資 有生活來源不再計算。 其計算公式為: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賠償金額=事故責任人所在地人均年消費性支出×扶養(yǎng)年限 4、交通費 以相關交通費的票據合理計算 交通費賠償金額=實際發(fā)生的費用 5、 喪葬費 39132元/年/12個月×6個月=19566元 喪葬費賠償額=事故責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 工資 ×6個月 6、精神撫慰金 根據司法實踐一般為5000元到20000元 二、法律依據 1、醫(yī)療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 人身損害賠償 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9條規(guī)定死亡損害與死亡賠償金 ,“醫(yī)療費根據醫(yī)療機構出具的醫(y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死亡損害與死亡賠償金 ,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 證據 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 舉證責任 ?!薄搬t(yī)療費支出的憑據,應為縣級以上直屬醫(yī)院的醫(yī)療收費單據。 2、死亡賠償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使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9條“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3、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8條規(guī)定:“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根據扶養(yǎng)人 喪失勞動能力 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yǎng)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yǎng)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被扶養(yǎng)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yǎng)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yǎng)人還有其他扶養(yǎng)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yǎng)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4、交通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2條規(guī)定,“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y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fā)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y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5、喪葬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7條規(guī)定,“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6、精神撫慰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 精神損害賠償 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 精神損害 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第八條規(guī)定“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 民事責任 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钡谑藯l規(guī)定“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三、甘肅省2013年道路 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標準 : 1、居民收入: 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6.9元/年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506.7元/年 2、居民支出: 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2847.1元/年 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性支出:4146.2/年 3、職工平均工資:39132元/年 甘肅為公 律師 事務所 律師:梁成棟、劉興懷 2014年1月14日 人身傷害死亡賠償計算標準及法律依據 (城市標準) 一、賠償項目及計算公式: 1、醫(yī)療費 醫(yī)療費以縣級以上醫(yī)院收費憑證為準 計算公式為:醫(yī)療費賠償金額 = 診療費 + 醫(yī)藥費+住院費+其他 2、死亡賠償金: 17156.9元/年×20年=343138元 死亡賠償金的計算公式:死亡賠償金=事故責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 20年 3、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 (1)其子女撫養(yǎng)費:12847.1元/年×(18歲一實際年齡)/2(兩個撫養(yǎng)人) (2)其母親撫養(yǎng)費:12847.1元/年×[20年一(實際年齡一60周歲)]/3(三個子女) 其計算公式為: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賠償金額=事故責任人所在地人均年消費性支出×扶養(yǎng)年限 4、交通費 以相關交通費的票據合理計算 交通費賠償金額=實際發(fā)生的費用 5、喪葬費 39132元/年/12個月×6個月=19566元 喪葬費賠償額=事故責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二、法律依據 1、醫(yī)療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9條規(guī)定,“醫(yī)療費根據醫(yī)療機構出具的醫(y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醫(yī)療費支出的憑據,應為縣級以上直屬醫(yī)院的醫(yī)療收費單據。 2、死亡賠償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使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9條“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3、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8條規(guī)定:“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根據扶養(yǎng)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yǎng)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yǎng)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被扶養(yǎng)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yǎng)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yǎng)人還有其他扶養(yǎng)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yǎng)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4、交通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2條規(guī)定,“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y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fā)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y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5、喪葬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7條規(guī)定,“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6、精神撫慰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第八條規(guī)定“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钡谑藯l規(guī)定“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國家賠償法死亡賠償金規(guī)定是怎么樣的?一、 國家賠償法 死亡賠償金 規(guī)定是怎么樣死亡損害與死亡賠償金 的? 死亡賠償金的性質《民法通則》第119條規(guī)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死亡的死亡損害與死亡賠償金 ,應當支付 喪葬費 、死者生前 撫養(yǎng) 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秶屹r償法》第34條規(guī)定:侵犯公民 生命健康權 死亡損害與死亡賠償金 ,造成死亡的,應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由此可見,死亡賠償金是不法致人死亡時特有的財產損害項目,是對受害者近親屬的賠償,有以下特點 1、死亡賠償金并非死者的遺產。遺產表現的財產權益系死者生前已經合法所有的,而死亡賠償金的形成及 賠償金 的實際取得均發(fā)生在死亡之后。 2、死亡賠償金不是 夫妻共同財產 。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所取得的合法財產。夫妻關系終結于 離婚 或一方死亡(包括宣告死亡),而死亡賠償金產生于夫妻關系終結之后。 3、死亡賠償金是對死者近親屬的賠償,并非對死者自身的賠償,是對受害人近親屬因受害人死亡導致的生活資源的減少和喪失的補償。 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原則 1、分配主體為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權利人。由于死亡賠償金的性質是 財產損害賠償 ,其內容是對死者家庭整體預期收入的賠償。因此,賠償權利人首先是指與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范圍內的近親屬即第一順序 繼承人 ,即配偶、父母、子女,只有第一順序繼承人完全不存在時,才開始由第二順序繼承人 繼承 ,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死亡賠償金的分割不同于 遺產分配 。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應由家庭生活共同體成員共同取得,當事人未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動予以分割,當事人請求分割且賠償協議未明確賠償項目,應視為是對權利人物質損失與 精神損害 的混合賠償。在分割該筆賠償金前,應扣除已實際支付的喪葬費用,并優(yōu)先照顧被撫養(yǎng)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應根據與死者關系的親疏遠近、與死者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及生活來源等因素適當分割,而非等額分配。當然,如果繼承人明確表示放棄或轉讓的,應尊重其意思表示。 3、 債權人 可否對死亡賠償金提出主張?由于死亡賠償金不同于遺產,它具有人身專屬性,即專屬于受害人的近親屬,死者生前的債權人沒有請求權,不能要求分割死亡賠償金抵債。同理,賠償義務人也不能以死者生前欠其 債務 為由扣除部分或全部賠償金。 4、死亡賠償金能否根據死者生前的 遺囑 分配?遺囑是自然人按照法律的規(guī)定處分自己的財產,安排與此有關的事務,并于死亡后產生法律后果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因而遺囑事實上也就是對遺產的處分行為。而死亡賠償金并非死者的遺產,不能通過遺囑的形式對其進行處分,只能按補償原則在繼承人之間適當分割。 近年來,對于 國家賠償 的死亡賠償金的糾紛案件越來越多,所以很多人對于這方面的知識也在不斷的關注,很多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因為自己手持公權力,所以為非作歹,甚至有 上海 人的生命,這樣的就是賠償死亡賠償金,是已死亡為前提條件,給予家屬的補償。
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法律分析】死亡損害與死亡賠償金 :
職工因工死亡死亡損害與死亡賠償金 ,可以獲得喪葬費,標準為6個月的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fā)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yǎng)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因交通事故或者其他不符合工傷條款的損害賠償的,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根據扶養(yǎng)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yǎng)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yǎng)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guī)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fā)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yǎng)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yǎng)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guī)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guī)定的待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使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第十四條
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第十五條
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第十六條
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計入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
第十七條
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根據扶養(yǎng)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yǎng)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yǎng)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被扶養(yǎng)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yǎng)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yǎng)人還有其他扶養(yǎng)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yǎng)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yè)人士進行詳細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