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頁證據(jù)、3次開庭,收回180萬工程款!
style="font-size:16px; ">本案三大亮點:
>1、工程施工至今近10年,完工6年多,尾款加利息180余萬元一直未收回,一審判如所請并支持了利息,二審維持原判。
>2、本案證據(jù)繁多,加起來1000多頁。光梳理案件證據(jù)、計算各類款項耗時一周時間。
>3、本案立案保全,一審、二審開庭共3次,不到5個月時間,未超過一審審限,在建設工程案件中,處理時間屬于較快的。
style="font-weight:bold;font-size:17px; ">工程已完工 對方遲遲不支付尾款
style="font-size:16px; ">2013年,北京某建筑有限公司與天津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北京***總承包工程施工合同》,該合同為總承包合同,后又陸續(xù)簽訂187-2號、187-3號、187-4號補充協(xié)議。
>上述四份合同約定:
>工程名稱:北京***總承包工程;
>工程地點:北京市***路與**大道交叉處;
>工程內(nèi)容包括:土建工程、室外市政工程。
>2020年4月27日,北京某建筑有限公司與天津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對總承包項目進行審計結算,結算報告由天津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的造價共享平臺作出。北京某建筑有限公司送審工程造價為122,549,915.23元,最終審核造價為111,682,698.09元,北京某建筑有限公司對此表示認可。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天津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向北京某建筑有限公司按實際工程進度支付工程款,在工程最終完成結算后,天津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于2021年1月27日支付部分工程款后,此時尚欠北京某建筑有限公司工程款2,327,962.53元。2022年3月23日,天津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又向北京某建筑有限公司支付了20萬元工程款,此后再無支付。
>北京某建筑有限公司多次催促天津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及時支付剩余款項,但近年間對方公司各部門負責人換人無數(shù),以業(yè)務未交接為由拒絕付款或拖延付款。北京某建筑有限公司索要款項無門,所以委托北京天用律所維權。
>委托人訴求:
>1、天津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向北京某建筑有限公司支付欠付工程款1,728,423.41元;
>2、天津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向北京某建筑有限公司支付工程款逾期利息100,809.76元;
>3、訴訟費用、保全費用由天津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承擔。
style="font-weight:bold;font-size:17px; ">1000多頁證據(jù)、3次開庭終獲勝訴
>北京天用律所于2022年6月接案后,立即成立案件專案組,啟動立案程序,當月成功立案,完成訴中保全。本案證據(jù)繁多,加起來共1000多頁,光梳理案件證據(jù)、計算各類款項耗時近一周時間!
>天用律師及時跟進案件進展,在得知分配法官后,不斷催促法官盡快安排開庭。8月15日,第一次開庭,對方提起反訴并提供新證據(jù),本案中止審理,回去梳理新證據(jù)。期間,天用律師提交對本訴的質證意見、代理詞、答辯狀;對反訴的質證意見、代理詞、答辯狀分別提交。
>2022年9月5日第二次開庭,雙方對欠付工程款項數(shù)額、質保期是否屆滿、質保金是否應返還、質保期內(nèi)出現(xiàn)的質量維修責任是否由我方當事人承擔、是否應賠付等進行逐一辯論,天用律師信心十足、據(jù)理力爭,把完整的證據(jù)進行一一展示并精準闡述相關法律依據(jù)。法院于當月作出支持我方當事人全部訴訟請求的判決,一審我方勝訴!
>一審判決作出后,對方不服,提起上訴,在2022年11月10日,北京中院進行開庭。因天用律師證據(jù)準備充足、事實闡述清楚、法律依據(jù)正確,開庭結束后,2022年11月30日,中院作出二審判決,駁回對方上訴,維持原判!
style="font-size:17px; text-align:center;">【律師點評】
>本案為典型建設工程案件,證據(jù)浩瀚繁多,建議委托專業(yè)律師進行逐一清晰梳理,同時把握工程案件每個細節(jié),力求做到完整還原工程經(jīng)過與事實,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權益!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七百八十二條 定作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報酬。對支付報酬的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jù)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定作人應當在承攬人交付工作成果時支付;工作成果部分交付的,定作人應當相應支付。
>案例來源:北京天用律師事務所,
>以上為天用律所辦理過的真實案例,為確保個人和商業(yè)隱私,文中所有人物的名字均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