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一、 交通肇事 致人傷亡逃逸 至此我們能做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的就這些了,一般在報警后幾分鐘之內(nèi),會有事發(fā)地交通隊的工作人員與我們聯(lián)系,因從報警時使用的電話需要保持暢通。 通常情況下交通工作人員會在電話中再次核實我們的報案信息,然后要求報案人前往交通隊所在地進行事故說明和備案,之后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他們將努力為我們尋找肇事車。 當我們來到交通隊之后,事故中記錄的點滴信息就派上用場了,如果車牌號記錄完整,事發(fā)當時又有監(jiān)控視頻,肇事車很快就能夠找到。 即便肇事車輛的信息沒有記錄完整,大概車型、顏色、車牌開頭和尾號、跟隨行駛的途經(jīng)路段都可以成為查找線索,因此信息越多,查找的難度越小。 當然查找肇事車的結果我們無法左右,如果有幸找到了肇事車輛賠償損失。 若當時沒有視頻監(jiān)控,并且肇事車耍無賴,不承認自己的責任,這樣則比較麻煩,因此報案時準備敘述經(jīng)過很重要,有條件的話可以配合車內(nèi)行車記錄儀的資料作為 證據(jù) ,畢竟如果對方在理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他肯定也不會跑。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如果報案時所提供的車輛信息太少,并且沿途沒有監(jiān)控,或是肇事車為套車牌等情況,可能查找起來就比較麻煩了,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損失就只能通過保險公司來負擔了,并且這樣的事故保險公司會有一部分免賠,車主只能承擔一些損失。 二、肇事逃逸人跑了怎么處罰? 行政處罰 重。按照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規(guī)定,對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的司機,不論其造成 交通事故 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都將吊銷其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 責任認定重。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guī)定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xiàn)場、毀滅證據(jù),使 交通事故責任 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機可能無責任或只有部分責任,但如果逃逸,導致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司機就要負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 損害賠償重。按《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 人身損害賠償 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賠償費用少則幾千塊,多則上萬元甚至于幾十萬元,如肇事車輛投保了 第三者責任險 ,發(fā)生交通事故后,賠償時,保險公司有先予支付的義務。但如果肇事車輛逃逸,按《 保險合同 》約定,保險公司就不再承擔保險責任,車主要承擔全部的賠償費。 刑事責任重。根據(jù)《 刑法 》第133條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肇事后逃逸的,屬法定的加重情節(jié),傷者因搶救不及時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 有期徒刑 。如果傷者沒有死亡,機動車駕駛員為了逃避法律追究,將撞傷者帶離事故現(xiàn)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傷者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嚴重殘廢的,則構成了 故意殺人罪 或 故意傷害罪 ,按《刑法》規(guī)定,將會受到更加嚴厲的處罰。此外,法律還規(guī)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車人指使肇事司機逃逸,致使傷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員以 交通肇事罪 的共犯論處。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 》的相關規(guī)定,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核發(fā)地車輛管理所將對其終生不得重新獲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記入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tǒng)備案。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從重處罰的情節(jié)。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將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將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處罰。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guī)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guī)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 交通肇事逃逸 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xiàn)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xiàn)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y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謂“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解釋》第4條規(guī)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chǎn)或者他人財產(chǎn)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shù)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2、因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jù)《解釋》,“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tài)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 過失犯罪 ,為保持 犯罪構成 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tài)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guī)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xiàn)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guī)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交通肇事是過失的行為,所以如果沒有導致嚴重的后果,在量刑上面也不會非常的嚴重,如果因為肇事之后逃逸,逃逸之后受害人沒有及時的治療死亡的,屬于逃逸的加重情形,所以應該加重處罰,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事故肇事后逃逸怎么處理法律分析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為,根據(jù)不同情況,分別做如下處理:
1.對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200元到2000元罰款,可以并處15以下拘留.
2.對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沒有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外,由公安機關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3.對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并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外,由公安機關吊銷機動車駕駛證,并終生不得重新領取機動車駕駛證.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
第一百零一條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構成犯罪的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九十二條 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jù)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xiàn)場、毀滅證據(jù)的,承擔全部責任。
《機動車交通事故快速處理辦法(試行)》
第十三條 對肇事逃逸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對駕駛人處以2000元以下罰款,并處15日以下行政拘留,記12分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保險公司按規(guī)定應于次年上浮逃逸車輛保險費。
交通肇事后逃逸如何處罰法律分析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發(fā)生輕微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應當承擔事故全部責任,并由交通管理部門處以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根據(jù)具體情況可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guī)定時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
(六)違反交通管制的規(guī)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
(七)故意損毀、移動、涂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八)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chǎn)損失的。
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第六十一條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擔全部責任:
(一)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壞、偽造現(xiàn)場、毀滅證據(jù)的。
為逃避法律責任追究,當事人棄車逃逸以及潛逃藏匿的,如有證據(jù)證明其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他當事人也有過錯,可以適當減輕責任,但同時有證據(jù)證明逃逸當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項情形的,不予減輕。
交通肇事后對方逃逸了應該怎么處理解答交通肇事后對方逃逸了的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受害者應當及時報警并撥打120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記錄對方車輛的車牌信息,然后保護好自己,等待醫(yī)護人員的救援。如果需要急救的,可以先行去往醫(yī)院,但拍好現(xiàn)場的照片。法律依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在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xiàn)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zhí)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xiàn)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xié)助。在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xiàn)場,恢復交通,自行協(xié)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xiàn)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zhí)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怎么處罰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構成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導致重大事故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只是別人重傷、死亡或者導致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的,會被人民法院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還存在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會被人民法院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由于逃逸致人死亡的,會被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yè)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處理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構成刑事責任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的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可以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構成刑事責任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交通肇事受傷后逃逸 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jù)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 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