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起訴
一、 交通肇事罪 起訴書 范文 甲方交通肇事罪起訴 : 乙方: 年 月日交通肇事罪起訴 ,甲方之夫 駕駛鄂a 號貨車 交通肇事 ,致乙方之妻受傷后搶救無效死亡?,F(xiàn)甲方與乙方就該 交通事故 的賠償事宜,經(jīng)雙方平等協(xié)商、自愿達成如下協(xié)議: 賠償總額: 甲、乙雙方確定該交通事故賠償總額為:人民幣壹拾肆萬元(含甲方在本協(xié)議簽訂前已支付的兩萬元),該賠償總額包括了 死亡賠償金 、 喪葬費 、被 扶養(yǎng) 人生活費、精神 賠償金 、有關人員處理喪事的費用等一切賠償費用。 支付方式: 1、首付:人民幣肆萬元,包含本協(xié)議前甲方已支付的兩萬元,即本協(xié)議簽訂后甲方再立即支付兩萬元。 2、第二期:乙方申請法院解除對鄂ak 號貨車的 財產(chǎn)保全 措施。由甲方和乙方共同出賣該車,出售該車的所得作為第二期賠償款。若出賣款超過10萬元,超過后的余額退還甲方。如出賣款達不到10萬元,按本條第3項執(zhí)行。 3、余款:在依前兩款支付后的余款,甲方承諾在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支付完畢。 本協(xié)議簽訂后,甲、乙雙方就本次交通事故的民事賠償協(xié)議已達成。乙方不得就本次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事宜再次向對方及任何第三方提出賠償要求或提起 訴訟 。 乙方認為,此交通事故發(fā)生后,甲方積極協(xié)商賠償事宜、主動賠償乙方損失,確有悔意,取得了乙方的諒解。鑒于此,乙方懇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從輕、減輕或者免予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責任。如需乙方配合甲方為減輕或免予追究肇事者刑事責任的工作,乙方有義務予以配合。 本協(xié)議書一式四份,甲、乙雙方各執(zhí)一份,呈檢察院、法院各一份,甲乙雙方簽字生效。 甲方: 乙方: 年 月日 年 月日 二、交通肇事罪規(guī)定 (一)主體:一般主體 即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主體不能理解為在上述交通運輸部門工作的 一切人員,也不能理解為僅指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駕車人員,而應理解為一切直接從事交通運輸業(yè)務和保證交通運輸?shù)娜藛T以及非交通運輸人員。 交通運輸人員具體地說,包括以下4種從事交通運輸?shù)娜藛T: (1)交通運輸工具的駕駛人員,如火車、汽車、電車司機等 (2)交通設備的操縱人員,如扳道員、巡道員、道口看守員等 (3)交通運輸活動的直接領導、指揮人員,如船長、機長、領航員、調度員等 (4)交通運輸安全的管理人員,如交通監(jiān)理員、交通警察等。他們擔負的職責同交通運輸有直接關系,一旦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都可能造成 重大交通事故 。 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規(guī)章制度,如非司機違章開車,在交通運輸中發(fā)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也構成本罪的主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 盜竊 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指出,“在偷開汽車中因過失撞死、撞傷他人或者撞壞了車輛,又構成其他罪的,應按交通肇事罪 [1] 與他罪并罰”這一解釋說明,非交通運輸人員構成交通肇事罪,并不以肇事行為發(fā)生在交通運輸過程中為要件。 [2] (二)客體: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安全 交通運輸,是指與一定的交通工具與交通設備相聯(lián)系的鐵路、公路、水上及空中交通運輸,這類交通運輸?shù)奶攸c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緊相連,一旦發(fā)生事故,就會危害到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公私財產(chǎn)的廣泛破壞,所以,其行為本質上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三)主觀方面:過失 主觀要件本罪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這種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違章行為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的心理態(tài)度而言。行為人在違反規(guī)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 酒后駕車 、強行超車、 超速 行駛等,但對自己的違章行為可能發(fā)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應當預見而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雖已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造成了嚴重后果。 (四)客觀方面 在交通運輸活動中違反交通運輸管理 法規(guī) ,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由此可見,本罪的客觀方面是由以下4個相互不可分割的因素組成的: 1、必須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的行為在交通運輸中實施了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的行為,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也是承擔處罰的法律基礎。所謂交通運輸法規(guī),是指保證交通運輸正常進行和交通運輸安全的規(guī)章制度,包括水上、海上、空中、公路、鐵路等各個交通運輸系統(tǒng)的安全規(guī)則、章程以及從事交通運輸工作必須遵守的紀律、制度等。如《城市交通規(guī)則》、《機動車管理辦法》、 《內河避碰規(guī)則》、《航海避碰規(guī)則》、《渡口守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等。違反上述規(guī)則就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在實踐中,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違反勞動紀律或操作規(guī)程,玩忽職守或擅離職守、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或者違章行駛等。例如,公路違章的有: 無證駕駛 、強行超車、超速行駛、酒后開車;航運違章的有:船只強行橫越,不按避讓規(guī)章避讓,超速搶檔,在有礙航行處錨泊或停靠;航空違章的有:違反空中交通管理擅自起飛,偏離飛行航線,無故不與地面聯(lián)絡,等等。上述違章行為的種種表現(xiàn)形式,可以歸納為作為與不作為兩種基本形式,不論哪種形式,只要是違章,就具備構成本罪的條件。 2、必須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嚴重后果。這是構成交通肇事 罪的必要條件之一。行為人雖然違反了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但未造成上述法定嚴重后果的,不構成本罪。 3、嚴重后果必須由違章行為引起,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雖然行為人有違章行為,但未造成嚴重后果,而且在時間上不存在先行后續(xù)關系,則不構成本罪。 4、違反規(guī)章制度,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必須發(fā)生在從始發(fā)車站、碼頭、機場準備載人裝貨至終點車站、碼頭、機場旅客離去、貨物卸完的整個交通運輸活動過程中。從空間上說,必須發(fā)生在鐵路、公路、城鎮(zhèn)道路、和空中航道上;從時間上說,必須發(fā)生在正在進行的交通運輸活動中。如果不是發(fā)生在上述空間、時間中,而是在工廠、礦山、林場、建筑工地、企業(yè)事業(yè)單位、院落內作業(yè),或者進行其他非交通運輸活動,如檢修、沖洗車輛等,一般不構成本罪。檢察院1992年3月23日《關于在廠(礦)區(qū)機動車造成傷亡事故的犯罪案件如何定性處理問題的批復》中指出:在廠(礦)區(qū)機動車作業(yè)期間發(fā)生的傷亡事故案件,應當根據(jù)不同情況,區(qū)別對待;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內,因違反交通運輸規(guī)章制度,發(fā)生重大事故,應按 刑法 第113條規(guī)定處理。違反安全生產(chǎn)規(guī)章制度。發(fā)生重大傷亡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應按刑法第114條規(guī)定處理;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外發(fā)生的,應當定 重大責任事故罪 。由此可見,對于這類案件的認定,關鍵是要查明它是否發(fā)生在屬于公共交通管理的鐵路、公路上。 利用大型的、現(xiàn)代化的交通運輸工具從事交通運輸活動,違反規(guī)章制度,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應定交通肇事罪,這是沒有異議的。但是,對于利用非機動車,如自行車、三輪車、馬車等,從事交通運輸活動,違章肇事,使人重傷、死亡,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存在不同的看法。第一種意見認為:交通肇事罪屬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即能夠同時造成不特定的多人傷亡或者公私財產(chǎn)的廣泛損害,而駕駛非機動車從事交通運輸活動,違章肇事,一般只能給特定的個別人造成傷亡或者數(shù)量有限的財產(chǎn)損失,不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質,因此,不應定交通肇事罪,而應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其犯罪的性質,造成他人死亡的,定 過失致人死亡罪 ;造成重傷的,定過失重傷罪。第二種意見見認為,它雖一般只能造成特定的個別人的傷亡或者有限的損失,但不能因此而否認其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質,況且許多城鎮(zhèn)交通事故都直接或間接與非機動車違章行車有關。因此,上述人員違章肇事,應當以交通肇事罪論處。如果因其撞死人而按過失致人死亡罪論處,因其撞傷人而按過失重傷罪論處,是不合理的。目前司法實踐中,一般按第二種意見定罪判刑,即以交通肇事罪論處。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規(guī)定,在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內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即交通肇事罪)和本解釋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外,駕駛機動車輛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傷亡或者致使公共財產(chǎn)或者他人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重大責任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五條( 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 )、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罪)等規(guī)定定罪處罰?!督忉尅穼⒔煌ㄕ厥伦锏膱鏊薅楣步煌ü芾矸秶珜κ裁词枪步煌ㄟ\輸范圍并未作出明確的定義,致使本罪長期以來在適用場所上存在一定爭議?!兜缆方煌ò踩ā奉C布后,在第一百一十九條,“本法中下列用語的含義: “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 管轄 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于公眾通行的場所”,對道路的含義進行了限定,擴大了本罪的適用場所。 刑法修正案八在交通肇事罪后增設 危險駕駛罪 ,危險駕駛罪為危險犯,不需要造成實際危害結果,只要行為人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或者在道路上 醉酒駕駛 機動車,即構成本罪。危險駕駛行為同時構成交通肇事罪或者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等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不實行 數(shù)罪并罰 。 任何一個民事案件,都是要當事人自己到法院起訴之后,法院才會受理的,還有一些刑事類的 自訴案件 ,也是要原告自己起訴的,屬于不告不理的案件,所以就涉及到起訴的程序,流程,首先就是書寫 起訴狀 ,然后等待被告 答辯狀 ,然后再繳納 訴訟費用 就可以 開庭審理 了。
交通肇事罪如何起訴交通肇事罪如何起訴
現(xiàn)在社會上交通問題一直是讓人頭疼的一個問題交通肇事罪起訴 ,中國的人越來越多交通肇事罪起訴 ,交通當然也就成為了一個必可避免的問題,雖然現(xiàn)在有很多新型叫哦聽工具的出現(xiàn),但還是不能處理好很多問題,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訴訟來保護自己的利益,因此,想必大家都想知道,關于 交通肇事罪如何起訴 ?接下來由我詳細為您介紹!
一、交通肇事罪如何起訴
由檢察院起訴。交通肇事犯罪屬于刑事案子,刑事案子由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提起訴訟。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公訴是國家機關代表國家向提起的訴訟,通常是有公訴權力的司法機構代表國家向法院指控某人犯罪的刑事公訴。
涉嫌交通肇事罪的辦案流程:
1、現(xiàn)場勘查和調查取證
對發(fā)生致人重傷、死亡或財產(chǎn)重大損失的道路交通事故,接到報警后,一定要快速到達現(xiàn)場,到達現(xiàn)場后,迅速搶救傷者,控制肇事者,劃定現(xiàn)場保護范圍,尋找目擊證人,勘查事故現(xiàn)場,對肇事逃逸的要及時布置警力進行堵截。進行現(xiàn)場勘查時一定要及時迅速、全面細致。對現(xiàn)場的證據(jù)一定要及時提取,依法提取,妥善保管。對需要檢驗、鑒定的要及時進行檢驗、鑒定。
2、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
根據(jù)交通事故現(xiàn)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它對能否構成刑事案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jù),及時送達當事人。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了交通事故認定書為證據(jù)(鑒定結論),它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當事人發(fā)生交通事故基本事實和證據(jù)的集中體現(xiàn),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對交通事故案件進行勘查、調查后做出的專業(yè)性很強的科學結論,它只是證明當事人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事實本身,不是對交通事故的處理決定,是當事人保護自己合法、正當權利的依據(jù)。
3、立案、破案
對經(jīng)過調查的交通肇事案,符合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立案標準且歸自己管轄的,應當立即轉為刑事案件,按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進行,制作《呈請立案報告書》,報經(jīng)上級公安機關領導批準,予以立案。立案后,應當進行偵查,全面客觀的收集調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罪輕或者罪重的材料,并予以審查核實。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立案,與其它刑事案件有所不同。因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只有在分清當事人責任的基礎上才能確定肇事者是否有罪。作為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沒有作出事故認定書前,對很多交通肇事案的責任是不明確的,也就是說對能否構成刑事案件是不明確的。因此作為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很多交通肇事案只有在作出交通事故認定書后,才能知道應該適用什么樣的程序,是該適用一般事故處理程序,還是適用辦理刑事案件程序。作為辦案人員一定要在這個問題上把握準確。
對于符合破案條件的案件,辦案部門應當制作破案報告,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破案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犯罪事實已有證據(jù)證明;(二)有證據(jù)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三)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經(jīng)歸案的。
破案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一)案件偵查結果;(二)破案的理由和根據(jù);(三)破案的組織分工和方法步驟;(四)其交通肇事罪起訴 他破案措施和下一步的工作意見。
4、偵查終結
偵查終結的案件,偵查人員應當制作結案報告。結案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一)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況;(二)是否采取了強制措施及其理由;(三)案件的事實和證據(jù);(四)法律依據(jù)和處理意見。偵查終結案件的處理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重大、復雜、疑難的案件應當經(jīng)過集體討論決定。偵查終結后,應當將全部案卷材料加以整理,按要求裝訂立卷。向人民檢察院移送案件時,只移送訴訟卷,偵查卷由公安機關存檔備查。對于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充分,犯罪性質和罪名認定正確,法律手續(xù)完備,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應當制作《起訴意見書》,經(jīng)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后,連同案卷材料、證據(jù),一并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5、強制措施
刑事強制措施共5種:拘傳、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刑事拘留、逮捕。
需要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應當制作《呈請取保候審報告書》,說明取保候審的理由及采取的保證方式,經(jīng)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并簽發(fā)《取保候審決定書》?!度”:驅彌Q定書》應當向犯罪嫌疑人宣讀,由犯罪嫌疑人簽名(蓋章)、捺指印。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對同一犯罪嫌疑人,不得同時責令其提出保證人和交納保證金。公安機關決定取保候審的,應當及時通知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派出所執(zhí)行。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
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犯罪嫌疑人既不交納保證金,又無保證人擔保的,可以監(jiān)視居住。拘留犯罪嫌疑人,應當填寫《呈請拘留報告書》,經(jīng)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簽發(fā)《拘留證》。執(zhí)行拘留時,必須出示《拘留證》,并責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證》上簽名(蓋章)、捺指印,其拒絕簽名(蓋章)、捺指印的,偵查人員應當注明。對于被拘留人,公安機關應當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時內進行訊問。拘留后,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制作《拘留通知書》,送達被拘留人家屬或者單位,對沒有在二十四小時內通知的,應當在拘留通知書中注明原因。
對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審查后,根據(jù)案件情況報經(jīng)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分別作出如下處理:(一)需要逮捕的,在拘留期限內,依法辦理提請批準逮捕手續(xù);(二)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不需要逮捕的,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或者監(jiān)視居住手續(xù)后,直接向人民檢察院移送起訴;(三)拘留期限內未能查清犯罪事實的,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或者監(jiān)視居住手續(xù)后,繼續(xù)偵查。
對于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經(jīng)過審查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
對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fā)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立即提請批準逮捕。需要提請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應當經(jīng)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制作《提請批準逮捕書》一式三份,連同案卷材料、證據(jù),一并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對被逮捕的人,必須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時內進行訊問,對犯罪嫌疑人執(zhí)行逮捕后,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制作《逮捕通知書》,送達被逮捕人家屬或者單位,對沒有在二十四小時內通知的,應當在逮捕通知書中注明原因。
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兩個月。
二、重大交通肇事的認定
1、必須發(fā)生了重大交通事故。即具有事故重大性,這是構成交通肇事罪的結果條件。所謂重大交通事故是指發(fā)生撞車、翻車、翻船、船只碰撞等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
2、重大事故必須發(fā)生在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內,也就是說重大交通事故必須發(fā)生在與交通有直接關系的活動中。如果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以外,發(fā)生了與交通工具有關的重大事故,或者發(fā)生的重大事故與交通沒有直接關系,則不構成交通肇事罪。
3、行為的違規(guī)性與事故的重大性之間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行為人的違規(guī)行為這一原因直接引起了重大交通事故發(fā)生,造成了致人重傷、死亡或者公私財產(chǎn)重大損失的嚴重后果,兩者之間存在著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這是確定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jù)。如果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即使發(fā)生了重大事故,也不能讓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行為人的違規(guī)行為引起重大交通事故發(fā)生的危害結果是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jù),但并不意味著必然導致行為人負刑事責任,還要探究違規(guī)行為與重大危害結果發(fā)生之間的因果關系的具體情況。只有因果關系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才能負刑事責任,否則,便不負刑事責任。
以上是我為您整理的關于 交通肇事罪如何起訴 的內容。交通肇事犯罪屬于刑事案子,刑事案子由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提起訴訟。如有其它疑問,歡迎向網(wǎng)站發(fā)布法律咨詢。
交通肇事罪如何起訴 @2019
交通肇事罪刑事起訴書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交通肇事罪起訴 我們經(jīng)常會碰見車禍交通肇事罪起訴 的發(fā)生,車禍的不幸發(fā)生往往都可能涉及到交通肇事罪。那么作為受害方,我們應該怎樣起訴被告呢交通肇事罪起訴 ?下面就讓我為大家?guī)淼?交通肇事罪刑事起訴書 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一、 交通肇事罪刑事起訴書
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帶民事訴狀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系 之):,男,年月日生,漢族,住。身份證號:,聯(lián)系電話:。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系 之子):,男,年月日生,漢族,住。身份證號:,聯(lián)系電話:。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系 之子):,男,年月日生,漢族,住。身份證號:,
法定代理人 (系 之妻),女,19年月日出生,漢族,住。身份證號:聯(lián)系電話: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以下簡稱被告):,男,年月日生,漢族,住。身份證號:,聯(lián)系電話:。
訴訟請求:
1、依法追究被告人王犯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責任,并從重處罰;
2、判令被告人賠償因交通肇事故致XX死亡的死亡賠償金XXXXX元、醫(yī)療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元、喪葬費XXXX元、交通費元,以上各項賠償金額總計XXXX元。
事實與理由:
2014年月日,被告人駕駛三輪車沿公路由向行駛至時,造成XX死亡、XX受傷的道路交通事故。
年月日,經(jīng)交警部門認定,被告人XX負此事故的全部責任,XX、XX不負事故責任。
刑事附帶民事原告人認為,XX已構成交通肇事罪,因其犯罪行為而造成的損失,被告人應予賠償。
綜上所述,被告人XX犯交通肇事罪,導致他人死亡,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規(guī)定,構成交通肇事罪,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并從重處罰。另外,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之規(guī)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表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因此,被告人王XX的犯罪行為給原告XX造成的所有損失應由被告人承擔賠償責任。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特依法提起訴訟,請給予公正裁決,判如訴請。
此致
XXXX人民法院
刑事附帶民事原告人:
法定代理人:
二O一六年月月 日
二、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樣判刑
(1)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量刑起點為一年至二年有期徒刑。
(2)重傷四人,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量刑起點為一年六個月至二年六個月有期徒刑。
(3)死亡三人,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量刑起點為一年至二年有期徒刑。死亡人數(shù)每增加一人,可增加三個月至六個月確定基準刑。
(4)造成公共財產(chǎn)或者他人財產(chǎn)直接損失,負事故主要或者全部責任,無能力賠償數(shù)額在30萬元的(各地區(qū)可以在30萬元至60萬元幅度內確定本地區(qū)的起點數(shù)額標準),量刑起點為六個月至一年有期徒刑。無能力賠償數(shù)額增加的,可適量增加刑罰量確定基準刑。
(5)重傷一人,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解釋》第二條第二款第(一)至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的,量刑起點為六個月至一年有期徒刑。每增加一種《解釋》中第二條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guī)定的情形,可增加三個月刑期;重傷人數(shù)每增加一人,可增加六個月刑期確定基準刑。
三、 醉駕肇事逃逸處罰
醉駕肇事逃逸判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是自首的話會減輕處罰。刑法修正案(八)規(guī)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jié)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
醉駕逃逸和普通交通肇事逃逸處罰的區(qū)別:
1、交通肇事逃逸,即使致人死亡,判例中最高的刑罰是有期徒刑15年;而一旦發(fā)現(xiàn)是酒駕肇事致人死亡,有可能用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該罪最高刑罰是無期徒刑或死刑。
2、醉駕肇事逃逸處罰。醉酒駕駛,并造成一死一傷,不排除有可能用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判無期徒刑甚至死刑。
那么,醉酒駕駛并逃逸,到底是定交通肇事罪還是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這要視具體的案情而定?!蓖瑫r,根據(jù)《關于醉酒駕車犯罪法律適用問題的意見》規(guī)定,行為人明知酒后駕車違法、醉酒駕車會危害公共安全,卻無視法律醉酒駕車,特別是在肇事后繼續(xù)駕車沖撞,造成重大傷亡,說明行為人主觀上對持續(xù)發(fā)生的危害結果持放任態(tài)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應依法用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交通事故如何起訴?第一步:明確要“告誰”;打官司中交通肇事罪起訴 ,“告誰”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告的對象不對交通肇事罪起訴 ,不僅浪費了時間、人力、財力交通肇事罪起訴 ,還達不到要求賠償?shù)哪康?。第二步:收集證據(jù);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是認定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定機關,雖然其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應
交通事故如何起訴?
第一步:明確要“告誰”;打官司中,“告誰”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告的對象不對,不僅浪費了時間、人力、財力,還達不到要求賠償?shù)哪康?。第二步:收集證據(jù);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是認定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定機關,雖然其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應經(jīng)當事人予以質證,不能當然成為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在訴訟中,對于證明雙方當事人各自應負的責任程度仍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三步: 合理要賠償;交通事故糾紛案件中,涉及的賠償問題一般包括財產(chǎn)損害賠償和人身傷害賠償。人身損害賠償?shù)捻椖恐饕校横t(y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死亡補償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等等。其中,誤工費包括兩部分,一是當事人在看病、住院期間不能上班造成的誤工費,二是因處理交通事故善后事宜的誤工費。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yǎng)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chǎn)或者他人財產(chǎn)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shù)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xiàn)場的。
交通事故如何起訴保險公司
交通事故起訴保險公司:
(1)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
(3)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
【法律依據(jù)】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guī)定承擔賠償責任:(一)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jù)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jīng)]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如何起訴? @2019
交通事故刑事起訴由誰來起訴交通事故刑事起訴由檢察院來起訴。交通肇事犯罪屬于刑事案子交通肇事罪起訴 ,刑事案子由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提起訴訟。
法律分析
交通事故刑事起訴表示交通事故已經(jīng)被定性為刑事案件,需要由檢察院起訴。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相關法律所保護交通肇事罪起訴 的社會關系,國家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進行立案偵察、審判并給予刑事制裁(如罰金、有期徒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等)的案件。民事案件一般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即當事人不主動向國家司法機關請求,國家司法機關一般不介入干預當事人之間的糾紛。而刑事案件一般都有國家刑事司法機關主動介入,受害人或者群眾報案、舉報后,公安、檢察機關即會介入偵查。然后由檢察院代表國家對被告人提起公訴,由法院作為法律的裁判者進行公正的審判從而達到制裁犯罪人和保護人民的刑法目的。刑事案件的構成要素有交通肇事罪起訴 :作案時間要素;作案空間要素;案件相關人要素;案件相關行為要素;案件相關物要素。一般有以下特點:外在表現(xiàn)為直接侵害形態(tài);多數(shù)案件存在明顯的犯罪現(xiàn)場;案件因果聯(lián)系復雜多樣;案件形成具有階段性與突發(fā)性。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一條 人民法院對于自訴案件進行審查后,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犯罪事實清楚,有足夠證據(jù)的案件,應當開庭審判;(二)缺乏罪證的自訴案件,如果自訴人提不出補充證據(jù),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者裁定駁回。自訴人經(jīng)兩次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jīng)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訴處理。法庭審理過程中,審判人員對證據(jù)有疑問,需要調查核實的,適用本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