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保險人怠于賠償15天
第六十五條【責任保險】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被保險人怠于賠償15天 ,可以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
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確定的,根據(jù)被保險人的請求,保險人應當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怠于請求的,第三者有權就其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
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未向該第三者賠償?shù)?,保險人不得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
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
【釋義與適用】本條是關于責任保險的規(guī)定。本條在保留原《保險法》第50條規(guī)定的基礎上,增加規(guī)定第2、3款的規(guī)定。第2款是有關責任保險的第三人是否直接享有請求權的規(guī)定。第2款肯定了第三人的直接保險賠償請求權,一方面保險人可以應被保險人請求直接向第三者賠償,另一方面,在被保險人怠于請求的前提下,第三者有權直接請求保險人給付保險金。第3款有兩層含義:一個是保險人的賠付以被保險人已向第三者賠償為前提。另一個含義是在第三者責任保險賠付時,被保險人必須向保險人出示已經(jīng)向第三者賠付的證明,如賠付收據(jù)等。
本條第4款是關于責任保險的概念。所謂“責任保險”是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作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它是保險人對被保險人由于過失等行為造成他人的財產(chǎn)損失或人身傷亡,根據(jù)法律或合同的規(guī)定,應對受害者承擔的賠償責任提供經(jīng)濟賠償。責任保險具有兩種承保方式:獨立的責任險、附加的或基本的責任險。前者指保險人出立專門的獨立保單的責任保險,一般分為:產(chǎn)品責任保險、公眾責任保險、雇主責任保險、職業(yè)責任保險。后者與特定的物質(zhì)財產(chǎn)保險有密切聯(lián)系,可分作為一般財產(chǎn)保險的附加險承保和作為一般財產(chǎn)保險的基本險承保:作為附加險的,如船舶碰撞責任保險、飛機旅客責任保險等;作為基本險的,如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險。在一般財產(chǎn)保險中,保險人的賠償金額由保險人根據(jù)投保方式、保險金額、損失金額等因素確定;而在責任保險中,賠償責任產(chǎn)生后,被保險人承擔的賠償金額通常是由法院或仲裁機構根據(jù)責任的大小及受害人的財產(chǎn)或人身的實際損害程度來裁定。當然,保險人在決定賠償金額時要受到責任限額的約束。
本條第2款充分肯定了第三人的直接請求權,體現(xiàn)了立法者對第三人權益的充分保護和尊重。賦予第三人直接請求權,是責任保險制度發(fā)展的趨勢之一,也是其目的所在。責任保險之目的本來在于保護被保險人,但近來其保護重心漸移于受被保險人侵犯之第三人,亦即受害人。這也正是賦予第三人直接請求權的根本原因所在。
對于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直接請求權的規(guī)定,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的規(guī)定各不相同。英國《1930年第三方法案》規(guī)定:當被保險人無力還債時,第三人有權向他們的責任保險人提出索賠;如果被保險人不是一家公司,破產(chǎn)了或與債權人達成協(xié)議或安排,或如果被保險人是一家公司,已接到結(jié)業(yè)的命令或已通過一項自愿結(jié)業(yè)的決議或任命了一個接受人、管理人,根據(jù)任何有關的責任保險合同,他對保險人的權利都轉(zhuǎn)給第三人;任何保險合同所含條件改變了這些法律權利,將被宣布無效。根據(jù)這一法案的規(guī)定,索賠人對于承保人享有的直接訴因,由于破產(chǎn),被保險人的訴因被剝奪,并轉(zhuǎn)移給了第三方。此后,英國1972年《道路交通法》第149條規(guī)定:保險人向被保險人簽發(fā)有效的責任保險單,被保險人因交通事故對受害人承擔的責任,屬于保險單承保的責任范圍,受害人取得對被保險人的賠償判決后,有權直接請求保險人給付保險賠償金。在美國,以合同受益人的地位而請求履行保險合同的第三人,始終得到法院和立法的支持,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對保險合同幾乎沒有多少限制。瑞士1958年《聯(lián)邦道路交通法》第65條第1款規(guī)定被害人有直接請求權。此外,日本《機動車損害賠償法》第16條第1款規(guī)定:發(fā)生保有者損害賠償責任時,受害人根據(jù)政令的規(guī)定,可以在保險金額的限度內(nèi)向保險人請求支付損害賠償額。在另外一些國家和地區(qū),雖然沒有直接規(guī)定第三人的直接請求權,但都肯定了保險賠償金可以經(jīng)被保險人同意后由保險人向第三人直接給付,此舉在于能夠迅速填補第三人的損害,提高賠付效率,避免了被保險人在取得賠償保險金后卻不向第三人支付的法律糾紛,同時也為進一步賦予第三人對保險人的直接請求權奠定了基礎。例如,《意大利民法典》第1917條第2款規(guī)定:“在預先通知被保險人的情況下,保險人得直接向受損失的第三人支付其應得的補償,并在被保險人的請求下,承擔直接給付的義務?!薄俄n國商法典》第724條規(guī)定:“保險人在通知被保險人或接到被保險人通知后,可以直接對受害之第三人支付保險金額的全部或一部?!?/p>
賦予第三人直接請求權可以有效地保護受害第三人,防止保險人不當?shù)美曳奖愕谌怂髻r與減少訴訟成本。傳統(tǒng)的責任保險,以填補被保險人對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而受到的損失為基本目的。在這個意義上,責任保險為純粹的填補損害的保險,成為被保險人分散其賠償責任之風險的一種方法,被保險人致人損害,若其未向受害人提供實際的損害賠償,則被保險人無損失發(fā)生,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隨著責任保險的進一步發(fā)展,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務上,責任保險正在日益弱化其保護被保險人的目的,發(fā)展的結(jié)果使得責任保險具有并強調(diào)保護受害第三人的利益。隨著責任保險覆蓋面的拓寬和法律社會化運動的深入,責任保險成為受害第三人甚至整個社會利益獲得保護的重要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講,賦予第三人對保險人的直接請求權就成為責任保險制度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合同相對性原則的松動奠定了第三人直接請求權的理論基礎。合同具有相對性,為合同法的一項古老的原則。合同的相對性認為,只有合同當事人可以對他方提起訴訟而強制他方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一項合同不得賦予合同當事人以外的任何人以合同上的權利,亦不得使其承擔合同上的義務。但是,隨著合同法理論的不斷發(fā)展,合同相對性在事實上已經(jīng)發(fā)生了演變,正在更深的層次上反映著保護第三人利益的需求,對合同相對性提出挑戰(zhàn)最為徹底的合同類型為保險合同。英國的法律改革先后以《第三人對保險人的權利法》、《道路交通法》等立法,明文肯定了第三人對保險人所享有的權利或權益,極大地突破了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對責任保險合同項下的第三人權利的限制。在美國,以合同受益人的地位而請求履行保險合同的第三人,始終得到法院和立法的支持,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對保險合同幾乎沒有多少限制。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在保險合同領域,對合同的相對性采取了類似的立場。由此可見,合同法理論發(fā)展到今天,其相對性原則已經(jīng)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這為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的直接請求權奠定了理論基礎。另外,保險人對第三人抗辯與和解的控制是第三人直接請求權存在的現(xiàn)實基礎。在保險實務中,為了獲得控制和對抗第三人索賠的權利,保險人一般都在保險合同中做了特別的約定,約定保留保險人參加第三人索賠的權利。通過保險合同的約定,保險人取得了被保險人在第三人索賠程序中的地位,從而得以被保險人的名義參加第三人索賠爭議的解決和訴訟。例如,美國的責任保險契約一般訂有如下條款:若第三人因身體傷害或財產(chǎn)損失而對被保險人起訴請求賠償?shù)?,保險公司有對抗該訴訟的權利和義務。在和解階段,美國責任保險合同一般規(guī)定:保險事故發(fā)生后,被保險人于獲得保險人同意前,不得承認其責任、與被害人和解或干預保險人進行和解。被保險人怠于賠償15天 我國臺灣地區(qū)的汽車保險單也規(guī)定:“因使用被保險汽車發(fā)生意外責任,被保險人如被控訴或受賠償請求時,保險人得以被保險人的名義,代為進行和解?!庇纱丝梢姡诘谌讼虮槐kU人提出索賠后,保險人已經(jīng)以被保險人的名義直接參與到第三人的索賠中來,并實際控制著被保險人同第三人的和解,替代被保險人對第三人進行著抗辯??梢哉f,在第三人向被保險人提出索賠階段,實際上就已經(jīng)直接面對著保險人,第三人向被保險人的索賠,已經(jīng)逐步演變成第三人向保險人的索賠。第三人直接請求權的存在,由于保險人對第三人抗辯與和解的控制,早已有了它的現(xiàn)實基礎。
我國的《民用航空法》和《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都有關于第三人直接請求權的相關規(guī)定?!稒C動車強制保險條例》雖然沒有直接賦予請求權,但規(guī)定保險公司可以直接將保險金支付給第三人。但由于原保險法卻并未明確規(guī)定受害第三人對保險人的直接請求權。由此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在許多保險案件中,第三人對保險人行使直接請求權的訴訟請求得不到法院的支持,這對本來就處于弱者地位的第三人無異于是雪上加霜。因此,新法修改順應各國保險法的發(fā)展趨勢,明確賦予第三人對保險人的直接請求權,實現(xiàn)了對第三人的充分保護。
第3款含義是“被保險人未向該第三者賠償?shù)?,保險人不得向被
擴展閱讀:【保險】怎么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代位追償時間期限15天法律分析:代位求償被保險人怠于賠償15天 的時效是15天。代位追償?shù)囊馑际侵溉绻槐kU人怠于賠償15天 你與對方車輛相撞被保險人怠于賠償15天 ,交警判對方全責。但是因為對方只購買被保險人怠于賠償15天 了交強險被保險人怠于賠償15天 ,個人經(jīng)濟能力也不佳,無法進行賠付。這時你可以向自己的保險公司申請先把修車的錢賠給你,然后由保險公司去向?qū)Ψ阶酚戀r償款。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確定的,根據(jù)被保險人的請求,保險人應當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怠于請求的,第三者有權就其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未向該第三者賠償?shù)?,保險人不得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
代位追償時間期限15天怎么算?車修好了再申請代位追償可以嗎; 在交通事故中被保險人怠于賠償15天 ,由于第三方的過失造成了自己的損失,第三方不配合理賠或者無經(jīng)濟能力賠償時,車主可以申請保險代位追償,那么代位追償時間期限15天怎么算的?
被保險人未書面請求保險人向第三者賠償保險金,且接保險人通知后,無故不履行賠償義務超過15日的,保險人有權就第三者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第三者賠償保險,也就是說,代位求償?shù)臅r效是15天。
代位追償時間期限15天是從保險人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算,根據(jù)保險法第44條規(guī)定:“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范圍內(nèi)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shù)臋嗬??!?/p>
車修好了再申請代位追償可以嗎
可以,但是申請代位追償要看事故責任,同等責任不能申請代位賠償,而且只有投保了車損險且第三方怠于賠償,才能向保險公司申請代位賠償,并依法將追償權賦予本方保險公司。
保險代位賠償?shù)臈l件
1、對方車輛沒有購置保險或者對方?jīng)]有經(jīng)濟能力賠償被保險人怠于賠償15天 ;
2、對方不服交警責任劃分,或者拖延時間拒付相關賠償,拒絕在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上簽字;
3、對方肇事逃逸,但是要有記錄證明肇事車輛信息的。
如何確認保險法第六十五條規(guī)定的責任被保險人怠于請求的情形1、該項在《保險法》第65條中并無明文規(guī)定被保險人怠于賠償15天 :當事人可以參照《合同法》中債務人代位權的有關原理來理解;
2、怠于行使債權的情形在《合同法解釋(一)》第十三條第一款里有明確解釋被保險人怠于賠償15天 :“合同法第七十三條規(guī)定的‘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
3、是指債務人不履行其對債權人的到期債務,又不以訴訟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債務人主張其享有的具有金錢給付內(nèi)容的到期債權,致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未能實現(xiàn)。”
4、《保險法》第65條: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
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確定的,根據(jù)被保險人的請求,保險人應當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怠于請求的,第三者有權就其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
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未向該第三者賠償?shù)?,保險人不得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
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
對方全責后續(xù)很不配合怎么辦當事人可讓自己的保險公司先行定損修車賠付被保險人怠于賠償15天 ,然后由自己的保險公司代位向?qū)Ψ阶穬敚灰部沙纸煌ㄊ鹿收J定書向法院起訴被保險人怠于賠償15天 ,要求對方履行賠償責任。經(jīng)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diào)解,當事人未達成協(xié)議或者調(diào)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確定的,根據(jù)被保險人的請求,保險人應當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怠于請求的,第三者有權就其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未向該第三者賠償?shù)?,保險人不得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吨腥A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條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shù)臓幾h,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diào)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jīng)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diào)解,當事人未達成協(xié)議或者調(diào)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