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退贓和賠償受害人損失
犯罪嫌疑人依法不僅可以而且應當退還贓款、返還贓物詐騙退贓和賠償受害人損失 ;刑事案件立案以后案件的辦案主動權掌握在公安、檢察院手中詐騙退贓和賠償受害人損失 ,被害人不具有撤訴的權利,想要撤訴需要公安撤案或者檢察院撤訴才行;被害人依法有權要求連本帶利息進行賠償。
法律分析
首先,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chǎn),應當及時返還。因此,返還被害人的財產(chǎn)不僅是可以,而且是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必須返還。其次,詐騙案件是公訴案件,由公安、檢察院辦理,因此起訴方不是被害人而是檢察院,退款退贓以后不能要求被害人撤訴,事后退款退贓不能說明詐騙事實不存在,因此檢察院有權繼續(xù)向法院起訴。最后,由于詐騙符合民法典規(guī)定的不當?shù)美囊?,因此詐騙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jù)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賠償損失。由于銀行利息屬于可期待的利益,因此利息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賠償損失的范圍內(nèi),因此被害人可以要求本金利息賠償。
積極退賠贓款臟物的,屬于認罪認罰從寬的情形,可以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如果被害人愿意與嫌疑人達成和解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對于達成和解協(xié)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于犯罪情節(jié)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四條 【犯罪物品的處理】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chǎn),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公訴案件撤回起訴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三條 對于提起公訴的案件,發(fā)現(xiàn)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撤回起訴:
(一)不存在犯罪事實的;
(二)犯罪事實并非被告人所為的;
(三)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四)證據(jù)不足或證據(jù)發(fā)生變化,不符合起訴條件的;
(五)被告人因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不負刑事責任的;
(六)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認,不負刑事責任的;
(七)法律、司法解釋發(fā)生變化導致不應當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
(八)其他不應當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條 得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jù)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賠償損失。
詐騙犯可不以私自把贓款退給受害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這個當然是可以的詐騙退贓和賠償受害人損失 ,但是建議向辦案機關提出詐騙退贓和賠償受害人損失 ,在辦案機關的見證下進行,或者直接交給辦案機關,由辦案機關轉交給被害人。
詐騙犯積極退贓退賠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主動將贓款贓物退回給被害人,屬于“積極退贓退賠”的從輕處罰情節(jié),理論上來說并沒有限制是要私下退還是要公開退,但是通過辦案機關轉交或者經(jīng)過辦案機關見證,同時留下書面的記載,將這個書面的記錄材料加入到案件的證據(jù)材料中,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得到從輕從寬處理。如果能夠因為主動退賠得到被害人的諒解,從寬處理的幅度更大。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規(guī)定:對于退贓、退賠的,綜合考慮犯罪性質(zhì),退贓、退賠行為對損害結果所能彌補的程度,退贓、退賠的數(shù)額及主動程度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對于積極賠償被害人經(jīng)濟損失的,綜合考慮犯罪性質(zhì)、賠償數(shù)額、賠償能力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對于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屬諒解的,綜合考慮犯罪的性質(zhì)、罪行輕重、諒解的原因以及認罪悔罪的程度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詐騙犯大多數(shù)不會把錢主動的退給受害人
詐騙詐騙,從詞義上來看就是狡猾騙取詐騙犯在騙人之前,它的目的明確,有幾種手段和方式。偽裝成可憐人,獲得詐騙退贓和賠償受害人損失 你的同情 ,利用你的憐憫和善良之心騙你錢財。虛構事實編造各種突發(fā)事件,比如說路上出車禍了,和誰打架了,有什么急病了,不馬上拿錢他這事兒就是不好辦,利用人們基本道義和友情在突發(fā)事件時仗義相助心理,不容你考慮急催著騙錢??鋸埧浯罄麧櫍焖儆麃眚_取你的貪財之心。
現(xiàn)在最常見的是利用感情騙錢,偽裝成關心關愛,暗示或者承諾你給詐騙退贓和賠償受害人損失 我多少錢,我才能給你辦多少事,來騙取錢財。感情騙錢的基本是越騙越深,因為已經(jīng)投入了,他不斷的給你設計條件來難為你。你不繼續(xù)拿錢,受害人前面的投入感覺到白搭了,所以有的時候是越騙越深。所以感情詐騙案件,有時候說不清楚,因為騙子也在與時俱進,也在學法懂法,鉆法律的空子逃避法律打擊。
詐騙犯基本都是有同伙,互相暗示傳授,互相影響。
不要輕易的輕易的相信別人,看好自己的錢袋子。一旦發(fā)現(xiàn)被詐騙,馬上報警。不要個人和他糾纏。不要指望詐騙犯,私底下把錢退給你。
只要詐騙分子愿意,可以私自把臟款退給被害人,而且司法機關還有調(diào)查核實環(huán)節(jié),會從法律程序上保障退贓的合法性,因為退贓牽涉到對詐騙分子的從輕量刑,一定要保證它的真實性、合法性。但是,如果被害人存在多人的,這種情況可能比較復雜,除非詐騙分子能夠同時全部退贓,否則在具體操作環(huán)節(jié)就要按照比例進行退贓,以確保退贓的公平公正性。
作為被害人,每個人都希望獲得全額退贓,但是在不能全部退贓的情況下,則司法機關就需要進行全案把控,按照每個被害人被騙款項的比例進行退贓,不足部分繼續(xù)予以追繳,返還各被害人。所以,您的損失能否彌補取決于二點,一是司法機關追贓的情況,二是詐騙分子退贓的意愿。無論那種情況,有一點非常關鍵,就是詐騙分子確實有錢財可供執(zhí)行,或者其親屬愿意代為賠償,否則,一切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多行不義必自斃。任何人違法犯罪,都無法逃脫法律的制裁,唯有學法、知法、懂法、尚法、守法、用法,才能平安健康、幸福久遠。
團伙詐騙退贓怎么退,分攤到個人還是每人都要退涉嫌總額?團伙詐騙退贓詐騙退贓和賠償受害人損失 ,退自己詐騙退贓和賠償受害人損失 的違法所得。如果是退賠即補償受害人的損失,要求退涉嫌的總額。
詐騙罪成立,受害者的經(jīng)濟損失可以得到補償嗎您好:
能不能得到補償詐騙退贓和賠償受害人損失 ,主要看破案之后罪犯是否還有資產(chǎn)可以賠償。如果有資產(chǎn)詐騙退贓和賠償受害人損失 ,那么可以通過退贓詐騙退贓和賠償受害人損失 的方式來減輕處罰,受害人的錢財會得到一定程度補償或者全額退回;若罪犯無資產(chǎn),受害人一般是不會得到任何補償?shù)模鞘亲锓讣覍儆性敢馓孀锓竷斶€獲取受害者原諒以減輕對罪犯的處罰。
或者: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zhì)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具體委托律師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七章 附帶民事訴訟
第九十九條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zhì)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如果是國家財產(chǎn)、集體財產(chǎn)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凍結被告人的財產(chǎn)。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或者人民檢察院可以申請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
第一百零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可以進行調(diào)解,或者根據(jù)物質(zhì)損失情況作出判決、裁定。
第一百零二條 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同刑事案件一并審判,只有為了防止刑事案件審判的過分遲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審判后,由同一審判組織繼續(xù)審理附帶民事訴訟。
詐騙罪退賠后怎么判詐騙罪退賠后怎么判,要根據(jù)案件的實際情況而定的。
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詐騙退贓和賠償受害人損失 ;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詐騙退贓和賠償受害人損失 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一條,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一條,量刑的事實根據(jù)與法律依據(jù)。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jù)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zhì)、情節(jié)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guī)定判處。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條第二款,使用欺騙手段騙取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或者可以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fā)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擴展資料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條,以沒收的財產(chǎn)償還債務。沒收財產(chǎn)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需要以沒收的財產(chǎn)償還的,經(jīng)債權人請求,應當償還。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一條,公共財產(chǎn)的范圍。本法所稱公共財產(chǎn),是指下列財產(chǎn):
(一)國有財產(chǎn);
(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chǎn);
(三)用于扶貧和其他公益事業(yè)的社會捐助或者專項基金的財產(chǎn)。
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集體企業(yè)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或者運輸中的私人財產(chǎn),以公共財產(chǎn)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二條,公民私人所有財產(chǎn)的范圍。本法所稱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chǎn),是指下列財產(chǎn):
(一)公民的合法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資料;
(二)依法歸個人、家庭所有的生產(chǎn)資料;
(三)個體戶和私營企業(yè)的合法財產(chǎn);
(四)依法歸個人所有的股份、股票、債券和其他財產(chǎn)。
參考資料來源:西雙版納州公安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