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方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國家拆遷補償標準有哪些?
(一) 征地補償
1、 征收耕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 征收基本農(nóng)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nóng)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二)其他稅費
1、耕地占用稅各地方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按每平方米2元計算。
2、商品菜地開發(fā)建設基金各地方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按每畝1萬元計算。
3、征地管理費各地方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按征地總費用各地方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的3%計算。由國土資源部門嚴格按有關規(guī)定使用。
4、耕地占補平衡造地費,平均每畝4000元,統(tǒng)籌調劑使用,省國土資源廳負責監(jiān)督驗收。
征地拆遷賠償標準有哪些?1、各項 征地補償費用 各地方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 征地補償安置 方案規(guī)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chǎn)值的確定(有關 土地補償費 、 安置補助費 的補償標準)各地方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按當?shù)亟y(tǒng)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tǒng)計年報和經(jīng)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3、按規(guī)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nóng)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各地方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chǎn)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guī)定。 綜上所述各地方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2018年
征地拆遷補償標準一、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有哪些
1、征地拆遷補償標準各地方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具體如下各地方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
(1)搬遷資產(chǎn)補償,包括無法搬遷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和地上附著物以及確因搬遷發(fā)生損失的機器設備補償各地方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
(2)停產(chǎn)停業(yè)損失,包括實際經(jīng)營損失和預期經(jīng)營損失;
(3)搬遷補償費用,包括停工費用、機器設備調試修復費用、物資拆卸包裝運輸費用、解聘員工的補償費用;
(4)搬遷政策獎勵,包括速遷費、搬遷獎勵費。
2、法律依據(jù)各地方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chǎn)停業(yè)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二、征地拆遷補償需要什么材料
征地拆遷補償需要的材料,具體如下:
1、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申請表;
2、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申請報告;
3、項目立項文件與政府簽訂協(xié)議等相關材料;
4、征地費用及補充耕地初步方案、補充耕地資金引入預算說明或證明材料;
5、標明用地范圍和補充耕地位置的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和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圖;
6、預審機關需下一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出具的有關意見或說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