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帶賠償內部追償比例
這首先要區(qū)分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的交通事故連帶賠償內部追償比例 ,前者適用過錯責任原則連帶賠償內部追償比例 ,后者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對于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以雙方各自的過錯程度為主并結合過錯行為的作用力綜合確定雙方的責任比例;對于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由機動車承擔全部責任,機動車方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行人有過錯的,再適當減輕機動車方的責任。以上是法院確定交通事故各方責任的標準。需要注意的是,交通事故認定書是交管部門對交通事故作出的專業(yè)性、及時性、勘驗性的文書,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具有公文書證的證明力,法院均會直接采信交通事故認定書上的事故責任劃分來確定民事賠償責任劃分比例,除非有相反證據(jù)推翻交通事故認定書,而且所提交的證據(jù)必須達到能夠證明交通事故認定書內容不真實的狀態(tài)。因此,建議大家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應當采取拍照、錄像等固定證據(jù)措施,以備對交通事故認定書有異議時申請復核使用或者提交法院認定事實使用。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guī)定承擔賠償責任:(一)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jù)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jīng)]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什么叫連帶責任?連帶責任的賠償比例是多少?連帶責任是指各個責任人對外都不分份額連帶賠償內部追償比例 ,不分先后次序地根據(jù)權利人的請求承擔責任。在權利人提出請求時連帶賠償內部追償比例 ,各個責任人不得以超過自己應承擔的部分為由而拒絕。《民法總則》規(guī)定連帶賠償內部追償比例 ,債務人一方人數(shù)為二人以上的,負有連帶義務的每個債務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履行義務的人,有權要求其連帶賠償內部追償比例 他負連帶義務的人償付他應當承擔的份額?!睹穹倓t》和《擔保法》均規(guī)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上述法律規(guī)定表明,連帶責任人承擔了連帶債務后,依法可以向其他負有連帶責任的人追償。根據(jù)連帶責任的過錯原則,連帶責任的承擔可按因侵權或違約所造成的損失的一定比例進行劃分和判定,既可承擔全部損失的賠償責任,也可承擔部分損失的賠償責任。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七條債權人或者債務人一方人數(shù)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享有連帶權利的每個債權人,都有權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負有連帶義務的每個債務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履行了義務的人,有權要求其他負有連帶義務的人償付他應當承擔的份額。
連帶賠償責任賠償?shù)谋壤?/strong>1•《民法通則》第87條規(guī)定,債務人一方人數(shù)為二人以上的,負有連帶義務的每個債務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履行義務的人,有權要求其連帶賠償內部追償比例 他負連帶義務的人償付連帶賠償內部追償比例 他應當承擔的份額。
2•《民法通則》第89條和《擔保法》第三十一條均規(guī)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3•上述法律規(guī)定表明,連帶責任人承擔了連帶債務后,依法可以向其連帶賠償內部追償比例 他負有連帶責任的人追償。
事故中雇主向雇員追償?shù)谋壤绾未_定原告李某雇傭被告張某與王某作為司駕人員為其跑長途運輸貨物。2013年10月12日連帶賠償內部追償比例 ,張某與王某輪流駕駛貨車向內蒙古運輸貨物。途中,因王某疲勞駕駛,該車與錢某駕駛連帶賠償內部追償比例 的轎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使貨車及貨物損壞,錢某重傷,轎車報廢。經(jīng)交通部門認定,張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后來錢某將雇主李某訴至法院,獲得人身傷害賠償20萬 元 。雇主李某履行賠償義務后,以行駛雇主追償權為由將被告張某訴至法院要求被告張某賠償其20萬元。
分歧
關于雇主李某向雇員張某追償?shù)谋壤?,有以下分歧連帶賠償內部追償比例 :
第一種意見認為,雇員張某負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說明其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存在重大過失,應當全額賠償雇主因此事故造成的損失。
第二種意見認為,雇主李某承擔賠償責任后有對雇員張某雖有追償權,但雇主是在雇傭法律關系中最大的受益者,且雇員系履行職務行為中致人損害,不應將雇傭活動的風險全部轉嫁給雇員,故李某不能全額向張某追償。
評析
連帶賠償內部追償比例 我國《人身損害司法解釋》規(guī)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在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后,如果雇員有重大過失或故意,則該雇主有追償?shù)臋嗬R?guī)定雇主享有追償權,一方面是為連帶賠償內部追償比例 了彌補雇主的損失,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具有重大過錯的雇員承擔終局責任,規(guī)范雇員行為,要求其在執(zhí)行職務的過程中謹慎行事,減少損害的發(fā)生。連帶責任是整體責任,受害人可以選擇賠償義務主體,被請求人都有義務賠償。但是在雇主與雇員內部應當有責任份額。劃分責任份額,應根據(jù)雇主與雇員在損害發(fā)生中的過錯程度和原因力。雇主的過錯主要表現(xiàn)在對雇員的選任、監(jiān)督、管理、指示上的存在疏忽,雇員的過錯在其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他人損害。就損害發(fā)生的原因力而言,如雇員的的行為是故意行為,顯然該種過錯程度最大,如雇主無明顯過錯存在,則應由雇員承擔全部責任。即使雇主承擔了連帶賠償責任,也應賦予雇主完全的追償權利。如雇員的的行為是重大過失行為,顯然該種過錯程度較故意行為相對輕一些,如雇主無明顯過錯存在,則應由雇員承擔部分責任。雇主因是雇傭行為的受益人,如不發(fā)生損害,雇主的收益顯著大于雇員的報酬,基于公平合理的原則,雇主也應承擔相應的部分責任。如雇主承擔了超出自己應承擔份額的連帶賠償責任,應賦予雇主對超出部分的追償權利,至于份額比例的裁量,應當結合雇主因侵權行為支出的實際損失、雇主和雇員的受益情況和經(jīng)濟狀況等因素來綜合考慮。
本案中,雇員張某因疲勞駕駛與他人發(fā)生交通事故,負事故的全部責任,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損失由其一人承擔。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雇員張某疲勞駕駛,所以張某具有重大過失,雇主李某可就其賠償數(shù)額向張某追償。追償?shù)谋壤龖摳鶕?jù)雇主與與雇員的過錯程度,照顧弱勢一方雇員的原則確定。雇主李某要求雇員張某長途運輸貨物,未向其加強安全運輸?shù)慕逃?,且在長時駕駛的過程中,未明確要求雇員張某停車休息或安排他人輪流駕駛,在管理雇員、指示工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過失,應當自行承擔一定的損失。作為有經(jīng)驗的司機張某未遵守交通規(guī)則、疲勞駕駛導致事故發(fā)生,應對損害后果相當?shù)呢熑?。結合雇主與雇員各自的過程程度,雇主李某可就損失的50%左右向雇員張某追償。
運輸作業(yè)是高度危險的作業(yè),雇主作為受益人,應自行承擔一定的風險。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雇主與雇員承當損失的比例劃分,筆者傾向一種觀點:如司機(雇員)在交通事故中是同等或次要責任,其對雇主的賠償責任按損失的30%以下掌握;如司機在交通事故中是主要責任,其對雇主的賠償責任按損失的30%左右掌握;如司機在交通事故中是全部責任,其對雇主的賠償責任按損失的50%左右掌握;如司機有逃逸情況的話,給雇主造成的損失是雇主不能用保險等其他方式彌補的,對雇主的賠償責任應按損失的70%左右掌握,如司機在交通事故中是全部責任的且是故意行為,其對雇主的賠償責任應全額賠償。在實踐中,情況紛繁復雜,具體的追償比例應當根據(jù)案件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
圖文摘自網(wǎng)絡,由廣州楊友元律師為您推薦。
@2019